席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9章 北傳真相,瘋狂樂園,席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了“黑天”克里斯那的話,何洛聽得內心不停地“呵呵”。

你丫是真會腦補……

我的真實意思是,達羅毗荼人處於次大陸文化圈的最底層,沒有學習文化、接觸先進思想的機會,你壓根不用去管他們。

你只要抓住雅利安人統治階級的三大種姓,讓他們的優越感繼續膨脹,不甘心按照佛教的要求維持現狀。

他們就會拋棄佛教,投入印度教的懷抱。

只要雅利安人接受了印度教,統治階級自然會想方設法宣揚印度教,幫忙發展達羅毗荼人信徒。

當然,這些話何洛不能對克里斯那明說,因為對方畢竟出身於達羅毗荼人。

佛教與婆羅門教,本質上都是次大陸文化圈統治階級維持統治的宗教工具。

不同之處在於兩者所使用的方法。

婆羅門教是簡單粗暴地打壓達羅毗荼人,告訴他們:你們生來就是賤民,不管如何努力也是賤民,而且你們的子孫後代也永遠都是賤民!

身為賤民,你們不可有任何逾越的思想,不要妄想翻身做主人!

高貴的雅利安人允許你們活著,就是對你們最大的恩賜。

說白了,婆羅門教就是將社會形態固化在奴隸制,讓愚昧無知的達羅毗荼人認為自己理應是最下賤的人種。

而佛教一開始的原始教義偏向於道教,講究的是自我修行。

原始佛教認為人生來具有“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除了“色蘊”是指現實的事物之外,其他四蘊則都是精神層面的感受和意識。

從“五蘊”出生到“五蘊”消散,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

其核心對應的就是道家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那麼要如何擺脫痛苦呢?

那就是自我修行,透過“戒”、“定”、“慧”修心修道,超脫生死輪迴這個苦海。

這又對應了道家的修道之人逆天而行的思想。

這個原始教義當然是非常oK的,直指了修道的本質。

但是問題也出在這裡,逆天而行是一條無比艱難的路,億萬人修行,能有一個人修成正果,已經非常不容易。

凡人作為短壽物種,實在很難把未來寄託在這種渺茫的可能性上。

有位偉人曾經說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這句話說出了絕大部分凡人的心態。

因此這樣的原始佛教,註定會像道教一樣,被大多數目光短淺的俗人所拋棄。

但是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佛教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不是為了複製一個道教,而是為了與婆羅門教爭奪信仰,用宗教進行愚民,控制胡人。

因此祂發現問題之後,便根據次大陸文化圈的民俗民風,開始對方佛教原始教義進行修改。

為了迎合人們偷懶的需要,祂不再要求那些不出家的“在家眾”堅持“戒”、“定”、“慧”,只要他們保持“善心”,學會忍耐。

為了迎合雅利安人統治階級的需要,祂又把婆羅門教的一堆東西吸收進來,結合“五蘊皆苦”的思想,告訴底層的達羅毗荼人應該學會忍耐今生今世的苦難。

今生的苦,是前世作孽的果,必須承受。

只有忍受了今生的苦,來世才能翻身享樂。

當然,如果你有更高的追求的,那歡迎你出家來當一個修道的“出家眾”,這樣你就有機會成佛,永遠超脫世俗的苦難。

表面上看,佛教新教義給了處於社會最底層的達羅毗荼人來世的希望,但是統治階級知道,這就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洗腦,這就是對反抗精神的閹割!

於是佛教在統治階級的支援下,迅速壯大起來,迅速超越婆羅門教。

這還不算完,佛教在次大陸文化圈站穩腳跟之後,得隴望蜀,開始覬覦地大物博的東方文化圈,於是便有了北傳佛教的誕生。

北傳佛教進一步迎合了東方文化圈的凡人,灌輸了一大堆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捷徑”思想。

於是信徒們以為自己啥也不用做,只要夠虔誠就能成佛。

相比之下,如果通道教,想要修道成仙就得逆天而行,那可太苦了!

該信誰就不用我說了吧?

但是僅僅是這樣,北傳佛教就能在東方文化圈立足嗎?

東方文化圈有一句千古名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左傳?成公四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寵成癮:萌妻養嬌嬌

三歲成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