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部分,北宋小廚師,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徽宗點點頭道:“這倒也是哦。那你們倒也說說,倘若郭奉孝沒有英年早逝,那麼當時曹伐孫劉,誰能取勝?”
暴汗!你是閒的蛋疼了吧,這種問題都問的出口,我錯了行吧。李奇腸子都給悔青了。
坑爹啊!(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燒赤壁的味道
三國裡面的故事不僅在後世令人津津樂道,就連在北宋民間也很受歡迎,這也是李奇的三國演義為什麼能一炮走紅的原因。
不過宋徽宗父子看的是三國志,三國志是以曹操為正統,而李奇是看三國演義長大的,以劉備為正統,所以兩邊出現分歧也是無法避免的。
至於郭嘉和諸葛亮誰更勝一籌,李奇一聽到這問題就頭疼,在後世幾乎天天有人為了此事而爭論,但問題是他們倆沒有交過手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得清麼。頂著一頭冷汗道:“那請問皇上,關公戰秦瓊,誰又會贏?”
“關公。”
宋徽宗父子齊聲道。
日。這麼一致。李奇呆了一下,納悶道:“皇上,殿下,你們怎麼知道是關公?他們又沒打過?”
“這………。”
宋徽宗和趙楷深情互望了一眼,好似都在說,這個問題還是你去回答吧。宋徽宗仗著自己是父親,輕咳一聲,率先道:“楷兒,你且與李奇說道說道。”
這明顯就是趕鴨子上架啊。趙楷面露苦色,但是父親大人發話了,他也只有硬著皮頭上了,微一沉吟,忽然一笑,問道:“李奇,你問的可是他們武力誰更強?”
“是啊。”
“那我且問你,關羽和秦瓊都是身經百戰之輩,是也不是?”
“對啊。”
“那你又可知道秦瓊是如何死的麼?”
李奇眉頭一皺,道:“這個………據說是病死的。”
趙楷點頭道:“不錯,而他病死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年輕時受傷太多,舊傷復發才死的,不知我可有說錯?”
李奇疑惑道:“就算如此,那又怎能證明關羽更強一些呢?”
趙楷微微一笑,道:“他們倆同樣都身經百戰。但是關羽到了晚年依然還是龍精虎猛,北伐初期,勢若破竹,力斬龐德更是不在話下,可見他打了一輩子的戰並未受什麼傷,至於後來被擒,那是整個戰局導致而成,而非與人比武被擒,而秦瓊卻在戰場上卻屢受重創,這話秦瓊自己也經常對人說起。故此。在武力上,關羽還是要略勝一籌。”
日。這尼瑪也行?李奇無語了。
宋徽宗哈哈大笑 ,道:“說得好,楷兒這番見解真是令父皇大開眼界呀,哇哈哈,好好,關公戰秦瓊,關公勝。”
你說勝就勝吧,跟我有個屁關係。李奇一抹冷汗。道:“不錯,殿下言之有理,李奇受教了。”
宋徽宗又道:“好了,閒話休說。咱們還是談談曹孟德若能有郭嘉相助,伐東吳是否能夠取勝?”
暴汗!我們現在說的那句話不是閒話呀?李奇望著趙楷道:“殿下一定又有高見吧。”
趙楷連勝李奇兩陣,心裡很是得意,笑道:“以我之見。取勝的希望很大,不然曹孟德失敗以後,也不會仰天長嘆‘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操!你當郭嘉是神呀。李奇有些不悅了,反駁道:“殿下,伐吳失敗,那是有多原因的,又是瘟疫,而且曹兵不懂水戰,這都是天災**,豈是郭嘉能夠阻止的。東吳周郎也是當代英才,謀略不輸郭嘉,況且還有一個諸葛亮在,郭嘉面對其一,就已經夠他頭疼了,孰勝孰敗,猶未可知,更何況二者加在一起,東吳雖然實力不如魏國,但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焉有不勝之理。”
趙楷道:“伐吳失敗,那是因為曹孟德剛愎自用,當初程昱、賈詡等謀士都勸住他不要貿然進攻,可是他偏生不聽,才有此敗,但是他一直視郭奉孝為知己,倘若郭奉孝在的話,焉能看不到己方之劣勢,定會勸住他,若是曹孟德沒有選擇貿然進攻,憑曹魏的實力,就算面對諸葛和周公瑾,那勝負也就猶未可知呀。”
“不錯,殿下說的不錯,是猶未可知。”李奇點點頭,話鋒一轉,道:“曹操若是不聽勸,貿然進攻,有沒有郭嘉在,那都是必敗無疑,就算曹操沒有貿然進攻,那是猶未可知,孰勝孰敗,一目瞭然了。”
宋徽宗哈哈笑道:“此話在理,此話在理。這次就算李奇贏了。”他聽得二人辯論,雖然都有取巧之嫌,但甚覺有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