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兩饅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3章 一臺戲,紅樓群芳譜,一頓兩饅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集市上的豬肉,大體出自黑豬和白豬!” “這兩種豬其實不一樣的。” “黑豬長得慢一些,白豬長得快一些。” “是以它們的肉質便是不一樣。” “做五花肉和東坡肉,黑豬肉最為鮮美一些,色澤也更好看一些,同樣的做法,黑豬肉做出來的東西更加噴香一些。” “白豬肉,就相對遜色一些。” “然……集市上的豬……白豬肉多一些,同樣生長十個月,白豬肉可以比黑豬肉重數十斤以上。” “數十斤,按照市價,幾乎就是一兩銀子的差價了。” “而黑豬肉也只是稍微貴一些。” “如果在下猜的不錯,這份紅燒肉是以白豬肉做成的,從肉質來看,生長的時間足有一年多。” “其實,時間有些長了。” “白豬生長八個月左右,是最適合食用的,黑豬生長十個月至一年,也是最適合食用的。” “許多人家為了將豬養的大一些,一般情況下,除非必要,很少會有低於一年的豬出售。” “這裡是高郵湖沿岸,前面就是邵伯湖了,那裡有一些專門售賣黑豬肉的。” “期時,秦公子可以採買一些。” 迎諸人目光,李青蓮將箇中緣故一一道出。 紅燒肉! 因豬肉的不同,味道會不一樣。 而不同種類的豬,也會味道不一樣。 一般人……的確難以知曉,秦公子追求食材的新鮮,實則,已經難得。 一般而言,只有好的食材,才能夠做出好東西。 恰巧。 以前,自己對東坡肉、紅燒肉都有一些研究。 “黑豬!” “白豬!” “……” “裡面還有這些門道,果然每一道都有其獨特道理,都一樣的博大精深。” “看來,青蓮姑娘對庖廚很有鑽研。” “對於吃食一道也有鑽研。” 秦鍾讚譽。 青蓮所言的那些訊息,自己還真不知道,自己只是知道廚娘做的紅燒肉好吃。 想不到選材還有那般講究。 “少爺。” “廚娘去岸邊採買的時候,有時候也詢問黑豬肉的事情,可惜,從濟寧府南下以來,沒有那個機緣。” “如青蓮姑娘所言,售賣的多是白豬肉。” 採星近前一步,小聲道。 “黑豬肉?” “少爺,您在京城外的莊子裡……好像沒有,都是白豬。” 晴雯側著腦袋想了想,也是一言。 “黑豬!” “哈哈,既然黑豬的肉質鮮美一些,如此,接下來當養上一些。” 莊子裡的養豬工坊,的確沒有黑豬。 京城內,自己倒是吃過黑豬肉,覺得差不多。 但是黑豬長得的確慢一些,工坊裡的豬肉大都是供給百草廳、百草味、製衣工坊、製藥工坊的後勤。 白豬好一些,長得快一些。 而今青蓮姑娘既然此言,養一些黑豬也可以,不為費事。 “公子過譽。” “在下平日裡閒暇時間比較多,是以對庖廚一道、食材之道略有了解。” “略有了解。” 李青蓮含笑自謙。 “哈哈。” “我只是知道一道菜好吃與否,對於其中細節瞭解不多。” “青蓮姑娘嚐嚐其它的,希望入口。” 秦鍾吃著一份清炒河蝦,看著李青蓮放下手中碗筷,提醒著。 “這些菜餚已然極好。” “我也只是紙上談兵居多。” “算不得什麼。” 李青蓮頷首,繼續品味菜餚。 “秦公子,你等從京城遠道而來,如今到達淮揚之地,於這裡所見所聞如何?” 加了一塊清炒時蔬,李青蓮言談相隨。 “淮揚之地!” “這裡……其實我等也沒有怎麼登岸一覽,回答這個問題倒是有些難。” “倒是從運河沿岸一兩千裡而觀,淮揚之地算得上熱鬧之地,這裡的禮儀文教也是很盛。” “比如報紙之事。” “淮揚之地這裡出售的日報,紙張和刻印水準都超越濟寧府、臨清府等地。” “……” “……” 李青蓮! 有點意思。 與之言談,秦鍾覺得暢快。 一路以來,倒是難得,身邊採星等人儘管也有言語,那種感覺不太一樣。 往日裡。 自己一頓午飯不過一炷香時間就解決了。 這一次。 花了近一個時辰。 通聊淮揚之地的風俗民情,聊到運河沿岸的其它特色,聊著北方直隸之地的一些事情。 李青蓮也有說著淮陽之地的特色、好玩有趣之事。 江寧府的事情說道更多,畢竟家裡就在江寧府,詩詞歌賦、針黹女紅都有一些研究。 聊到針黹女紅,晴雯、香菱等人都有參與,聊著什麼花樣好看,什麼針法更精巧。 三個女子一臺戲,一頓飯,吃的很是熱鬧。 秦鐘樂然那個場面。 尤其,和一位美女聊天,也是一件快哉之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