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兩饅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2章 巡鹽御史,紅樓群芳譜,一頓兩饅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維揚之地,天下繁華富庶之所。 千年以來,莫不如此。 李白曾語: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杜甫曾語: 為問淮南米貴賤,老夫乘興欲東流! 杜牧曾語: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更有杜牧其餘揚州詩篇: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更有徐凝的一首詩篇,唱盡揚州風流。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唐朝的張祜更是認為: 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 …… 盛世繁華,天下間明月三分,而揚州獨佔其二。 隋唐以來,維揚之地便是極其特殊,富庶之名傳遍天下,在別的地方為大商人,不算什麼。 在這裡為大商人,才是天下間都是數得著的大商人。 而今。 揚州之地,詢問哪個行業的大商人最有財貨?最有銀子? ——鹽商! 大楚立下,天下間鹽鐵專賣。 按照產鹽地和人丁匯聚地域劃分,天下間有六大鹽課之地,其一兩淮之地,其一兩浙之地,其一長蘆之地,其一河東之地。 其一福建之地。 其一兩廣之地。 其餘各省,因人丁稀疏、範圍廣闊不容易立下,便是不設專門鹽課之地。 由當地衙門給於官督民銷、官督商銷、官運商銷。 六大鹽課之地,每一歲為朝廷徵的鹽課多達五百萬兩銀子,其中……兩淮鹽課獨佔一半! 每一歲的鹽課都在兩百萬兩銀子以上。 六大鹽課之地,兩淮鹽課為最! 揚州本身不產鹽,依從慣例,不應該設定鹽運使司衙門,然……單單憑藉每一歲的鹽課都在兩萬百兩銀子以上。 揚州便有資格設立鹽運使司衙門。 鹽運使司衙門,負責鹽的生產、買賣事宜,初始無事,其後,因鹽課豐厚,利慾薰心者甚眾。 販賣私鹽! 私自煎煮。 上下分肥,奸弊百出。 前明便是立下巡鹽御史。 以為巡視監察! 論品級,不過正七品! 然卻有權力直接對鹽運使司這個三品衙門進行監督監察,遇事有直接稟上之力。 更有兩淮之地的鹽引發放稽核加印之力! 德正十三年! 兩淮巡鹽御史仍為林如海,屈指一算,在其位已經五年左右了,在天下一位位監察御史中堪為特殊。 “你去了一趟京城,倒是做了一個好營生。” “既然要做,那就好好做,這份文書上可是有寫明,若是百草廳在查賬的過程中,發現不妥之處,營生契約也就不存在了。” “百草廳的人也一起來了?” 揚州。 林府! 內院一隅涼亭之地,臨近四月,江南之地早就被春日的盎然氣息覆蓋。 寒冷不存,只剩下最溫潤的氣息。 此間有花圃之地,也有碧波之所,雖不大,卻也精緻不俗,翻看著手中一份文書,中年人緩緩道。 其人年四十上下,束髮巾冠,著一件藏藍暗綠蓓花綢袍子,近色的雲紋帶繫腰間。 體態高挑秀雅,形貌清逸翩然,彬彬從容君子之風,雙眸平和有神,輕捋頷下短鬚,時而端量面前的侄兒! 血脈雖遠了一些,然……追溯兩三代之前,彼此親近,更為一處府邸過活。 “叔父!” “百草廳的人來了數位,不算多。” “前期要先將醫館建造起來,再加上其它的事情,最快開業也得四月中下旬了。” “小神醫那邊有內務府的渠道,彼此訊息傳遞的快一些,若有事情,聯絡也便利。” 林山垂手靜立旁側,一一應道。 “百草廳!” “它們那裡流傳之蘇揚之地的一些好東西,我也有聞,果然到時候你們的醫館開業,只怕……會有不小的麻煩。” 中年男子將手中的文書放下,落於旁邊案上,取過剛才被自己閱覽兩次的另一份文書。 “叔父!” “還請叔父指點!” 林山一禮。 北上入京城之前,自己想著只是蒐羅一些百草廳的珍貴丸藥,回到江南轉賣,就可賺錢。 不曾想……這般驚喜。 那般大的好處? 自己可以把握? 胡青石那邊? 他家在揚州也只是尋常。 叔父這般說……,心中惶恐。 “難道你在離開京城之前,就沒有詢問這位小神醫?” 中年人笑道,順手拍了拍手中的文書。 “這……。” “叔父。” “小神醫似乎說了一些,小神醫說……揚州之地,有叔父在,當無礙。” 林山忐忑道。 聽叔父剛才之言,似是不想要理會自己的這個營生?那就……艱難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