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兩饅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山長,紅樓群芳譜,一頓兩饅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鯨卿。” “先前一直邀你去書院一觀,你卻一直沒有前往。” “現在你想要前往,書院……卻損毀過於嚴重,這場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停下!” “此次怕是要耽擱你不少時日!” 京城被漫天雨水覆蓋,寬大的馬車內,秦鍾、顧永壽、江墨軒三人一處坐著,車伕快速的駕車奔向城外。 稍有捲起車簾帷裳,便是一絲絲涼意迎面,更有絲絲雨水襲來,當即便是放下帷裳。 “白石書院在此一劫,接下來辭舊迎新,也是不錯。” “我雖沒有前往白石書院,卻也大體可以想到書院的模樣,書院最初立下肯定範圍不大。” “五六十年來,白石書院不斷擴大,一些區域肯定有些不合適,過於將就。” “甚至於一開始的建造……用材也不會那般堅固。” “接下來書院如果重建,可以使用水泥之物,那東西用來建造書院,就算五十年、一百年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秦鐘身上額外披著一件淺灰色的氅衣,以為禦寒,覺二師之言,不由一禮一笑。 白石書院! 二師的確說過讓自己抽空前往,自己也一直沒有前往。 現在……白石書院直接被泥石流沖毀了。 嘖嘖。 好端端的書院建造在山脈谷地,肯定有危險,五六十年來沒有沖垮,也是運氣比較好。 “確如鯨卿所言。” “最開始的白石書院並不大,只是一個稍大的庭院而已,後來,漸漸有了名氣。” “便是有學員前來求學,慢慢擴大了,而且也非一蹴而就,大體經過數次擴建。” “方有如今白石書院的模樣。” “想不到……如今是這般模樣。” “或許,真的該辭舊迎新了,該重建一個嶄新的白石書院!” “更好的書院!” 江墨軒雙手捧著茶壺,溫潤和暖,不為寒冷,既然鯨卿已經應下南成莊暫時安置書院之人。 心中一塊巨石也落下了。 其實,這個結果也在預料之中,鯨卿非無情苛刻之人,今日更顯真性情。 “可惜!” “書院的藏書樓被沖垮一部分,裡面有好多的藏書被淹沒了。” “著實可惜!” 顧永壽旁側一嘆。 至今腦海還能夠浮現書院遭劫的模樣,人力在天力面前,是那般的無用,是那般的渺小。 “書院藏書?” “先前我在恭王府的時候,曾有和那裡的修書編撰之人相聊,他們所言……國朝修書,天下各省各縣都要獻書。” “一個個書院也要獻書。” “如果白石書院當時也有獻出典籍,縱然有損,也可從國朝修書之地找回來。” “若然是孤本善本,就不好了。” 秦鐘有所思,有所言。 “國朝修書,書院確有獻出許多典籍,不過也有一些書不在其列,而是書院自身所有。” “外加一些珍藏的孤本善本,損失卻有一些。” “具體如何尚不可知。” 顧永壽頷首,被泥沙淹沒的那些書中,八九成應該可以抄錄回來,還有一小部分不好說。 “書院之地,有人則靈。” “只要書院的學員還在,道理還在,則無礙。” 書! 古籍善本! 那些東西損毀的確可惜,以書院的氛圍,以書院之人的智慧,想來那些古籍善本的內容復原不成問題。 那些內容才是重要的。 白石書院! 想不到它竟然會遭劫,不知道整個順天府內其餘各縣如何?估計有受災的。 畢竟江師剛才還在說,連續數月的乾旱,突降大雨,那些雨水根本就浸潤不入大地之中。 只會引起水災。 歷來的史書之上,旱災之後,若然有雨,十之八九都會生成水災,造成諸多傷亡損失。 …… …… 白石鎮! 這裡的雨勢絲毫不比京城小,熟悉之地風清樓,這裡已經作為書院的臨時駐點之一。 行入其內,無論是樓下大廳,還是樓上,都有一位位年齡不一的年輕人在。 青年模樣的都不多。 身邊各自有著包裹,或是在吃茶,或是在聊天,有相熟二師的,更是不住打著招呼。 一路行過,秦鍾也一禮見過二師介紹之人,大都是舉人,也有一些學院的出色學員。 除了風清樓,白石鎮其它地方也有學員。 稍作停留,便是入風清樓的後方廳堂區域。 在那裡見到了白石書院的核心之人,這裡的人年歲明顯大上不少,下至十多歲的,上至六七十的,皆有! 二師為引導,彼此介紹。 為白石書院的山長敬齋先生。 為白石書院的山丞、主簿、學長、講書、堂錄……。 山長! 於此人,秦鍾瞭解過,此人曾擔任過國朝的禮部尚書,後來,便是辭官,來到白石書院為山長,安心治學。 至於名字,只知道姓盧,估計老爹知道此人,畢竟老爹在京城待了一輩子,官位前途先不說,絕對百事通。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