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兩饅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2章 焦大,紅樓群芳譜,一頓兩饅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體無礙了。” “就是吃壞了肚子,又沒有及時給予診治,以至於引起體內腸癰之病了。” “你們先前吃的湯藥不為對症!” “待會我開一些丸藥,再加上一些湯藥。” “雙管齊下,過幾日就可疼痛無礙,欲要完好的行動,要調養至少半個月以上,最好一個月!” “……” 百草廳! 後方院落專門的手術室區域。 秦鍾將一個急診病人處理完畢,是腸癰病人,還是急性的,是以……直接下刀就行了。 加上大蒜丸給予消毒殺菌。 便是無憂。 整個手術,還不到一炷香的時間,相當快,實在是已經輕車熟路了,看著門外等候的病人親近之人,指了指旁邊的休息區域。 從那些人的口音來判斷,非順天府的人,南方人?裡面還躺著的人應是他們的主人家。 “多謝神醫!” “多謝神醫!” “一路上也有郎中診治為腸癰,可他們都不能解決,都推薦我等前來城中百草廳。” “果然遇到神醫!” “神醫啊!” 一位看上去年三十有餘的青年青衫管事之人深深一禮,面上滿是激動,滿是歡喜,真真是遇到神醫了。 果然少爺真的出事,就真的和老爺無法交代了。 “醫者本分而已。” 將一位病人診治好,秦鍾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旋即,便是流程化的處理。 “哦?” “你們是揚州來的商隊?怪不得我聽著口音有些熟悉,我府上就有蘇揚之地的人,的確相似。” “如今蘇揚那邊正在水災吧?” 坐於一張木椅後,秦鍾執筆開著一個合適丸藥,以及斟酌一些合適的藥方。 順便,同身側那位青年管事閒聊著。 “的確是水災,我們北上的時候,那裡還在下雨,不知道如今如何了。” 那管事頷首。 “揚州之地,那裡可是一個好地方,我多有嚮往,想著接下來有時間當前往一遊的。” “商隊!” “你們揚州的鹽商很有名氣,一個個家資百萬、千萬的,著實豪富至極。” 秦鍾笑言。 “揚州之地,的確數那些鹽商最為豪富,我家是做藥材生意的,倒是相交不大。” 對於面前這位神醫之言,管事沒有任何意見,揚州的鹽商本就是豪富,天下週知的。 “藥材生意!” “哈哈,我百草廳和京城內的許多藥材商人都有接觸,可需要我為你們引薦引薦?” “論來,江南之地也有許多獨特的藥材,如果可以,未必不可長久合作。” 他們是做藥材生意的? 這個時候北上京城? 嗯? 倒是好想法,江南之地有水災,一般來說,水災之後,都會有大小不一的病症疫情存在。 藥材合當大用,只要操作得當,賺一筆不難。 “多謝神醫!” “此事……我怕是難以做主,唯有等少東家醒轉,想來問題不大,多一個朋友總歸是好的。” 那管事欣然,若非自己許可權不足,直接就應下來了。 這一次北上的藥材商人可是不少,果然有了助力,或可獲取一些更好更多的藥材。 彼此都是受益的。 “正是此理。” “對了,不知你對於揚州的兩淮巡鹽御史可有知曉?” 秦鍾將開好的丸藥方子遞給那位管事,待會自己去買就好了。 隨即,又準備將湯藥的方子錄下,言談之間,提及一事,提及一人,略有好奇。 “兩淮巡鹽御史?” “神醫說的是鹽政林如海林大人?” 那管事略有詫異,好端端的,怎麼神醫突然提及那位鹽政大人了,久居揚州,於那人自然知道。 而且,那位鹽政大人在揚州待了好幾年了,堪為罕見。 一般來說,鹽政都是一年派遣一人,那位林如海林大人倒是坐在那個位置數年了。 “不錯,是他。” “京城內有個朋友和他有些關聯,想要知道他的近況,估計已經寫信了。” “如今碰到你們從揚州來,正好於我說說。” 迎著那人的目光,秦鍾含笑之言未絕。 “這……,說來……我們是做藥材生意的,和鹽商和鹽政衙門牽扯不大。” “不過,那位林鹽政在揚州也有數年了,故而知道一些。” “他……他的近況不好說。” “神醫!” “有些事情我也是從揚州酒肆聽來的,我說於你聽一聽,具體真假不可知。” 那管事神色一滯,詢問那位林鹽政的近況? 自己知道的還真不多,本來就是一條路上的,如果自家也是鹽商,瞭解肯定很多很多。 若然那位林鹽政只是在揚州一年,更無法知曉更多了。 而那位林大人居於揚州數年,也因此知曉瞭解不少。 “無妨,歷來……有些事情不會空穴來風。” “說說看。” 秦鍾落筆的速度放緩。 “聽說那位林鹽政的日子不好過,揚州的那些鹽商都不怎麼畏懼他,尤其是幾位總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