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兩饅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4章 升官三品,紅樓群芳譜,一頓兩饅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臨近年關,金陵出了這件事。” “恭王,看看吧。” “忠王也瞧瞧。” 從戴權手中接過加急文書,德正帝還以為是金陵那邊出了大事,然……,數息之後,微微搖頭。 將文書遞給殿內的恭王。 “陛下!” 恭王伸手接過,也是好奇金陵那邊出了什麼急事。 忠順親王也是近前,一同一覽。 “這……,陛下,文書之言,金陵陪都那邊的坤寧宮、交泰殿、乾清宮因走水之故,損毀過半。” “幸而撲救及時,沒有令火災蔓延。” “陛下,臣弟以為當即刻加急文書,傳遞金陵,讓那裡的工部衙門儘快將殿閣修繕。” 文書上的內容不算多,是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情。 金陵也有皇城,當年大楚太祖先是掃蕩江南,在金陵之地停留數年,在那裡定鼎國朝,穩固根基。 而後,率軍北征,一統天下,最後將皇城落於如今的京師之地,然而,金陵那裡的皇城一應諸般應有盡有。 還有六部諸司的衙門,儘管不為京師這裡的齊備,也是大體完備,彰顯金陵皇城地位。 走水之事,百年來,也有多次。 是以,事情不算新鮮,終究寓意不太好,尤其走水了,乾坤交泰殿閣。 無論如何,先將那裡修繕完畢,才是緊要之事。 至於走水緣故,文書也有提及,那皇城的小內監大意所至,然而,畢竟重罪……已經將人關押起來了。 恭親王將手中文書遞給忠王,躬身一禮。 “忠王以為呢?” 德正帝微微頷首,而後看向也已經將文書看完的忠王。 “陛下。” “臣弟以為,走水損毀之地,自然要儘快給予修繕的。” “然而……一些人也要給於重罪懲處,金陵皇城乃皇族根基之地,這一次有損的更是乾坤交泰之所。” “大罪!” “可見金陵那裡的一些人不為上心,不為職責入心,尤其工部衙門的文書還先到了。” “涉事的內監等人,當直接處死!” “金陵工部衙門那邊也要給予督促,速速完工,以免有擾皇家風水氣象。” 忠順親王亦是一禮。 “從京城派人處理那些事吧。” “戴權,你抽調得力內監,處理金陵皇城之事,涉事之人重責,處死就不必了。” “金陵工部那裡的衙門……朕記得九月的時候,工部左侍郎因病辭官,職位便是空出來了。” “因金陵事少,朕當時也沒有安排左侍郎人選,現在,讓那裡的工部右侍郎添補吧,空出來的右侍郎……。” “衡山,擬定文書,著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秦業為金陵工部右侍郎,明歲上元節後出發前往金陵,處理宮殿修繕之事。” “順便勘察那裡的皇城,若有不妥,一體修繕。” “這兩日六部諸司要封印,正好可以讓秦業交接一下,金陵那裡的工部衙門也要做好準備。” “福康園的事情,秦業立下功勞不小,而且還教匯出了小神醫這般之人,很不錯。” 臨近年關,能不殺人,就不殺人了。 忠王倒是性情冷了一些。 那些內監在金陵皇城,也算小小的功勞,走水之事也是偶爾,當非本心之故。 德正帝含笑一語。 除了殺人,其餘之事,忠王所言還是有禮的。 此外,京城這裡派人親自處理更好,皇城需要內監宮人,也需要工部衙門。 金陵那邊的工部衙門? 尚書、左右侍郎都是有的,多為閒散職位,卻也有其存在的必要,京城這裡的工部派遣一人……人選也有。 “是,陛下!” “臣這就寫就文書,若是陛下審查無礙,當可用印!” 李衡山應語。 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秦業? 對於那人還是知道的,他在工部為官數十年,近來數月,名聲還是不小的。 更多是由他的兒子小神醫所引出。 福康園為功勞。 小神醫也有不少功勞,父子二人簡在帝心,甲子之歲,還能夠更進一步,當不錯。 …… …… “爹!” “您這……,直接高升了。” “直接自五品晉升三品了,緋服著身了,權位雖遜色京城工部左右侍郎,終究位份在那裡。” “而且,還是明年上元節之後出發,也是陛下體諒臣子。” “爹!” “可喜可賀!” “興榮街那裡的新宅子即將弄好,爹您又升官了,我那邊的事情也快弄好了。” “到時候,相邀姐姐前來,一塊歡樂!” 因宅子裝修之事,自臘月十五以來,每日下午,秦鍾都會在宣北坊的老家同老爹商量細節。 就在半個時辰前,工部那裡突然有人前來,讓老爹返回衙門,有旨意降臨。 自然不能拖延。 秦鍾也一直等待著。 現在。 老爹回來了。 還帶來了一個好訊息。 持手中聖旨,細細打量上面的旨意,十多個呼吸之後,秦鐘面上多歡喜,舒朗笑聲不絕。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