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兩饅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7章 千秋文武,紅樓群芳譜,一頓兩饅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問題……其實答案並不複雜。” “無論是武進士,還是文進士,殿試之後授予的官職……其實都非實職。” “一等侍衛、二等侍衛、三等侍衛如此。” “翰林院修撰、編修、選為庶吉士,還是六部諸司觀政,也是一樣的虛銜。” “但,文進士欲要加官進爵,只需要好好的牧民一方、操勞政務,有功就可晉升。” “武進士欲要加官進爵,其實很難。” “國朝對於武官一脈的人員選拔、晉升,多為看重軍功。” “譬如西北有戰事的時候,領兵軍將也往往從行伍之內選拔,如此,武進士就不佔優了。” “在戰場上更不佔優了。” “一位武狀元,在戰場上的表現有可能不如一位小兵勇武。” “戰場之上的功勞是需要鐵血爭奪來的。” “文進士……則就明顯了一些。” “故而,武進士欲要顯耀,軍功為上,樹高兄將來若要顯耀,前途在軍中,在戰場上。” “那裡危險許多。” “國朝定鼎百年來,一位位武進士出的很多,但真正的名將之人……鮮少出自武舉。” “是以,武科相對被輕視一些。” “文科,則不然!” “更有從整個朝廷運轉的秩序來看,打仗打的是錢糧,錢糧從哪裡來?” “從天下來,那需要一位位文官對於諸地好好的治理。” “而治理好一個地方,一本本史冊上都有明確的法子,就算照本宣科、蕭規曹隨,一個地方治理的都不會差。” “任期一到,便可晉升。” “至於其它的原因,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 “……” 秦鍾將一塊荷包蛋三兩口吃完,而後從晴雯手中接過一碗豆花,上面點綴的有麻油,還有芫荽,還有醬油。 自己喜歡! 拿起勺子,便是開動。 李素素的問題。 牽涉很多。 最主要就是武進士的晉升也需要軍功,而軍功是需要入軍參戰,靠戰場殺伐得來。 而那些大頭兵,什麼都不懂的大頭兵,若是在戰場立功,同樣可以晉升。 如此。 門檻就低了。 在某種程度。 武舉,是國朝對於武科、武風的重視,除此之外,並不代表什麼,至於晉升之根基? 算不上。 真正晉升的時候,還是要看軍功。 文科! 門檻就高了。 一般而言,不是讀書人,連做官的資格都沒有。 再有……兵道大事,份屬軍國大事,一個讀過書的人,和一個沒讀過書的人,處理軍國大事是不一樣的。 文官,自然顯赫! “……” “武進士……若要晉升……還要去去戰場?” “還要去拼殺拼死?” “這……與其如此,為何要考武進士?” “豈非一點點優勢都沒有了?” “晉升也要看軍功,若然一個尋常兵士也立下軍功,豈非也能封爵?” “……” 聽完某人之言,李素素放下手中的蛋羹,精緻的細眉蹙起,這麼論來……武進士和那些尋常兵士豈非沒有什麼差別了? 這……為何如此? 為何要考武進士? “哈哈,自然不一樣。” “武進士如果入軍中,一般起步不低的。” “就如文科的進士,外放都是知縣起步,而尋常人想要為官,要從不入流,再到從九品,一點點晉升。” “尋常的兵士想要晉升,除非立下很大的軍功,不然也是從普通兵士、伍長、什長、百長、千長之類的晉升。” “如樹高兄,若是入軍,一般是守備起步。” “守備,也是五品,對等品級!” “武狀元,則高一些,一般參將、遊擊將軍,不過,一開始不會執掌實權,也需要立功明證,才會慢慢的真正領軍!” “而一個尋常兵士,一般情況下,一輩子都難以達到守備的地位。” “只是,立功艱難!” “戰場上立功,一個不好,性命都難!” “可,果然立功,就非同小可。” “文官看似尊榮,卻極難封爵封侯封公,武將若是可以封侯封公,後輩子嗣都會受益良多。” “如我現在的爵位一等子,如果沒有軍功的話,幾乎不太可能晉爵超品爵位。” “……” 於李素素此言,秦鍾搖頭。 再次吃了一口豆花,擺擺手。 李素素沒有理會自己的意思,而且對一些事情不瞭解,自己的意思……武進士若是不立功,很難尊榮。 果然立功,就需要性命相搏。 至於和普通兵士一樣? 如何可能! “……” “只是……若要晉升,還是需要入軍,還是需要去戰場?” 秦公子所語,大體自己聽明白了。 就是田樹高的武進士雖有好處,但是……後面的晉升,需要軍功,軍功從哪裡來? 戰場上! 戰場! 自己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自己沒去過,然……自己在書上看過很多戰場戰事的書錄。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