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毀掉一場變法太簡單了
浮夢三賤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2章 毀掉一場變法太簡單了,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浮夢三賤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乾寧十二年,變法穩固推進。洛陽、安邑、金陵、淮安、會稽等郡縣的進展明顯要順利很多。 畢竟這些地方乃是王氏分支公族最多,也是王氏經營最久的地方。朝廷的詔令自然是要執行的。 朝廷下詔要善待天下百姓,要推行大同社會,讓大乾的天命永遠流傳。號召勳貴、官員推行仁治,地方豪強要與地方和睦,百姓要知曉朝廷的政策,理解和支援朝廷。 天下官員要按照詔令去做,變法改制,讓大乾繼續輝煌。 儒家士子一個個高呼,要繼承先輩意志,開創大乾盛世,建立大同社會。 洛莽心中清楚,總有一些人會捨不得財富,不願意給下層百姓分割利益。所以他除了派遣官員外,還派遣了大量繡衣使。 在他認為,只要派遣的繡衣使足夠多,那些官吏就不得不按照朝廷的命令去做。有繡衣使在,這些法令就能夠推行下去。 而且他內心中覺得,有了之前幾個郡為榜樣,透過這些郡的成功經驗,天下人就會明白變法的改制的好處。他有萬千士子為前驅,有皇室支援,有天下人心,變法怎麼可能不成功? 洛莽並不認為這次變法會失敗,他的變法政策可以說是在給百姓讓利,獲得天下百姓之心。文王當年曾言:社稷為舟,百姓為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孟子也曾言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見這天下民心就是最強的,有天下民心在手,變法怎能不成功? 如果洛莽真的能夠整合天下民心,那他的變法的確是無往不利,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 但是天下民心是那麼好整合的?別說是這個時代了,就是真實歷史幾千年後,資訊發達的時代想要整合民心都是難如登天。 民智已開,資訊傳遞方便快捷的時代,各種謠言都滿天亂飛,更何況是這個通訊靠後的時代! 除非是有完全不講道理的天命神器在手,不然根本別想了。 洛莽記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是卻忘記了,文王還有一句話,叫做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洛莽的變法改制在全國推廣,天下士子都為之振奮,那些熱血士子願意為這個理想去努力。 但是同樣有大量勳貴、豪強、官宦世家並不願意接受。天下士子,群情洶湧,各地豪強、勳貴、官宦世家不敢直接反對,但是暗地裡卻是小動作不斷。 之前朝廷新法能夠推行四郡,那是因為外有朝廷大軍壓制,內有數百士子親自為官為吏,推行新法,那些人不敢妄動。 但是等到了全國之後,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 朝廷雖然有上千變法派官員,但是平均分配到郡縣中,每一個郡不過十人。一個郡下面少說有五六個縣,即便是有這些變法派官員在,也根本無法掌控下面的縣城。 皇室力量掌控強的州郡,推行變法還算順利,即便是有些豪強、勳貴叛亂,朝廷也能很快平定。 但是在一些道路難行,皇室力量衰弱的區域,變法最終成了什麼樣子,朝堂上的兗兗諸公根本想不到。 大乾郡縣眾多,因為每一個郡縣都派遣了變法派的官員前來推行變法,因此在這些官員的推動下,這些郡縣也開始了變法。 這些變法派的官員手上能利用的力量並不多,卻要面對當地豪強、勳貴、官宦世家的反擊。 這些人很聰明,他們並沒有和這些變法官員硬頂。因為他們知道,朝廷的法令制定的再好,也是需要他們來執行的。 上官要釋放奴婢,那麼他們就釋放奴婢。至於說釋放多少,完全是他們自己說的算。 縣令、縣尉、縣丞是朝廷任命的官員,可是下面的書吏,差役可都是本地人,這些人絕大多數都和當地的豪強、勳貴、官宦世家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或者直接就是他們的人。 現在你要變法,依靠這些人推行那些不利於豪強、勳貴、官宦世家的法令,你覺得他們會怎麼做? 能力強的官員可以依靠朝廷的支援,將下面的差役、書吏收拾的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可是這樣有能力的官員有幾個? 即便這些官員已經在之前幾個郡縣中鍛鍊了幾年,可是想要壓服這些人依舊不容易。 源縣,張舒將縣丞、縣尉、以及書吏、差役等上百號人全部召集起來,開始下達命令。 “朝廷詔令推行變法,本官和縣丞、縣尉一起來此執行新法!” “傳令下去,讓下面的人都按照新法行事,不可懈怠、不可曲解政令、認真執行新法!” “朝廷清查田畝,清查全縣土地以及隱田,除了朝廷恩賞的土地外,包括豪強、百姓、勳貴、農兵、官宦世家的土地全部清查!” “土地數量在整理完成之後,再重新進行分配!” “朝廷禁止商人倒買倒賣,謀取暴利,剝削百姓,因此全縣所有商品必須按照朝廷價格進行買賣,敢有違背者,直接收繳財貨!” “所有田產,全部記錄在冊,所有財貨,釋放奴婢都要記錄名冊,到時候本官和縣丞縣尉會進行核實。”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