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分割草原
浮夢三賤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9章 分割草原,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浮夢三賤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乾南陽郡,在發現了大銀礦之後,朝廷下令組建南陽銀礦監來開採、冶煉南陽銀礦。 為了保證銀礦的安全,以及銀料不會外流,王信詔令在南陽銀礦外駐軍。作為大乾最大的銀礦,這座銀礦將是大乾朝廷非常重要一處財源。 大乾的財政現在依舊是支出大於收入,特別是在將水軍大船製造以及改進列入必須支援後,每年至少需要兩百萬枚銀元支援。 這其中水軍的俸祿只佔了以少部分,絕大多數都是港口、造船以及維護船隻的支出。 養一支水軍的所需要的錢糧物資比騎兵更花錢。 除了水軍支出外,剩下的就是漠北草原的問題了。這些年來即便是朝廷出錢維持,北地都護府依舊需要花費大量錢糧。朝廷之中一直都有一個聲音,要放棄漠北都護府,對草原實行羈糜統治。 而不是像現在這種,每年向草原移民,每年都向草原運輸大量糧草以及各種物資,以維持草原上的統治。大乾每年維持草原的統治,需要花費大約五百萬貫,而從草原之上獲得的收益不到一百萬貫。 到了現在即便是皇室內部,也對繼續維持漠北草原的局面有不少微詞。畢竟維持漠北草原,已經影響到了大乾朝廷對外開拓。 自從王信登記以來,大乾除了對朝鮮半島進行過一次戰爭外,再沒有什麼對外開拓的舉動。 王信現在也不能繼續在推行以往的政策,因此決定改變朝廷在草原上的情況,以減少朝廷的開支。 乾元殿內殿,這裡是皇帝和左右丞相,以及少數一些官員們商議國事的地方,此時王信正在為漠北草原的問題進行商議。 “陛下,北地都護府每年消耗錢財遠超西域都護府,所獲收益更是遠遠低於西域都護府,朝廷推行數十年,已經不堪重負,臣請裁撤北地都護府!”太府令桑弘羊說道。 自從北地都護府建立起來,距離現在已經有快要三十年了,但是大乾朝廷依舊無法完全掌控草原。 “不可,草原重要雖然耗費巨大,但是卻是大乾北方屏障,若是棄之不顧,恐怕數十年後,下一個匈奴就會在草原上崛起。”右相賀銘說道。 “對,不能放棄草原!”朝廷重臣都反對直接將草原放棄。他們不想要鎮北都護府繼續掌控草原,是因為耗費太高,但是卻又不想將草原放任不管。 “陛下,臣以為可以將草原劃分為十二份,然後每一份草原設立一位將軍或者郡守,負責管轄十二份草原。”大司農建議道。 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將完整的草原進行拆分,拆分之後草原會按照以前草原的規則進行統治,而鎮北都護府則是作為更上一級的存在,統御草原十二部。 將草原一分為十二,鎮北都護府的實力即便削弱之後,也足以壓制任何一部草原。 鎮北都護府不需要下場,只是作為仲裁,若是有一部草原強大,也可以召集其他草原各部對其進行打壓。透過政治手段,再輔以軍事,就能控制草原。 大司農的辦法提出來之後,眾人都覺得這個辦法不錯,但是其中還有很多細節需要修改補充,十二部草原被定下來之後,眾人開始對草原進行分割。 同時也對鎮北都護府的職能進行修改,削弱鎮北都護府的駐軍。現在朝廷為了維持鎮北都護府,在草原各地足足有八萬大軍。 這些大軍被分派在草原各地,以維持草原的統治以及稅收。 接下來眾人對草原駐軍的數量進行激烈的討論,最終決定,草原上鎮北都護府只留下三萬大軍進行駐守。 這也是王信堅持才保留的,要知道西域都護府建立的時候只有三千人,後來經過補充加強,實力也不過是五千人。 鎮北都護府三萬大軍,這已經是西域都護府的六倍了。在草原上有如此大規模的駐軍,所需要的糧草依舊是不是一個小數目。 當然,比起最開始的開支,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除了草原十二部外,草原之上被遷徙而來的百姓一部分重新被遷徙回來,另一部分可以前往龍城居住。而龍城將作為鎮北都護府的駐地。 為了方便鎮北都護府和中原之地聯絡,王信決定在草原上再建造五座城市,以連通龍城。當然這幾座城市也是原本就是水草豐美,人口眾多之地,建立一座城市也是水到渠成。 這幾座城市不會建造太大,除了用來連通龍城外,還可以和這裡的部落進行交易,收取賦稅。 這樣一來朝廷減弱了對草原的控制,同時減少了在草原的駐軍,支出更是降低了一大截,除了這些外,草原的稅收也有了提高。 以前朝廷為了大乾的利益,一直以來都在有意識的控制,壓制草原,所以草原的實力也並不強。 在經過朝廷商議之後,王信正式下達詔書,將草原分成十二部,同時從草原部落中挑選十二個,擔任這草原十二部將軍。 王信和朝臣們並沒有選擇十二個最強大匈奴部落,而是選擇了十二個更恭順的部落。這樣的設定是故意的,草原雖然經歷了中原文化幾十年的影響,但是依舊信奉強者為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