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部分,花家姑娘全本,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憤憤的抬頭,哪個不要臉的啊?竟然偷看她上廁所!死變態…心裡的謾罵聲戛然而止。因為她看見人了,如此高不可攀,如此受人尊敬的…用如此低俗的言辭來罵他,小姑娘心裡那個慚愧啊,那個懊悔啊!
菩提樹下,一位目慈眉善的佛陀大師盤坐著,一身明晃晃的袈裟,一身心懷天下的大氣,一身悲天憫人的善意…
凡人見了都忍不住跪地膜拜,低著頭顱,不敢直視,因為覺得那是對他的不敬,對佛祖的不敬。
咳咳,可小姑娘不這麼覺得瑟,心裡雖然罵難聽的話了,可還是不高興瑟。你什麼時候來不行,偏偏要在她上廁所的時候來。不是存心想要偷看她是什麼!
“你是誰啊?”氣沖沖的問他。對於老色鬼,別指望她能有什麼好臉色。
佛陀始終慈目的笑著,“阿彌陀佛,大明慈悲善佛!”
小可蹙蹙眉,大明慈悲善佛?傳說中的佛祖三千化身之一!
小姑娘這會兒已經將偷不偷窺的問題拋至腦後了,興致勃勃的問了一個問題:“聽說佛菩薩無量化身於三千大千世界隨機救眾,此化身應是神通所現,如化身為人則血肉之軀,理宜受生老病死之苦厄,且不免受業力牽引遭染汙之累,亦未出因果之報。那藥怎麼才能跳出三界,迴歸佛途呢?”
“佛菩薩是已證果地者,證果者真性隨緣不變,先證法身,而後方能化身,此化身必契眾生之機,即是規律,普現於六道,是其類別。化人自是血肉之軀,示有八苦,系屬神通隨緣,幻化非真,來非業緣所牽,言行亦非被惑推動,亦無造者,亦無受者,化身消滅,法身如故。”
一個人站在廁所空格里問,還伴隨著陣陣尿騷異味兒;一個優雅尊貴的坐在菩提樹下答,還伴隨著渺渺金光。
大俗!
大雅!
極致的視覺,極致的差距。可兩人都沒注意,都是一心一意的問,一心一意的答。
“咦?原來你還真是佛陀啊!”小可如此感嘆。
先前那句問話,當然是考驗了,看這個佛陀是不是妖孽變幻的。
小姑娘為何有此疑惑呢?
這就要追朔到佛陀的出場了,還是那句:什麼時候來不行,偏偏要在她上廁所的時候來。不是存心想要偷看她是什麼!
也是!難怪小姑娘要懷疑他,你說,一個正正經經的佛陀,哪會偷窺一個小姑娘上廁所啊!
這可冤枉死人家大明慈悲善佛鳥,早說了,佛菩薩化身必契眾生之機,普現於六道。
你以為人家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
主要看的是契機!
而小姑娘的契機就是,在這個地兒,在這個包廂,在這個廁所,還要在這個空格,撒上一泡尿!
“阿彌陀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看的只是世人的心。”
佛陀一開口就是佛家真理。
小可小聲嘀咕,“什麼真真假假的,不就是隻要你覺得是真就是真,你覺得假就是假嘛。”一臉的不屑,這廣告走哪兒打到哪兒,口不離佛祖滴。
千百年來,道家與佛家的爭論源源不斷,道家的人認為他們比佛家的要高尚,他們講究避世,無牽無掛!而佛家是修世,講究萬物在心!在這一點上,兩家大不相同。
道佛兩家的持法,各有各的理,就連兩家的頭頭都說不清誰對誰錯!
小可心中壞笑,就想為難為難眼前的佛陀,於是就問:“你覺得是你們佛家好還是道家好?可不能說各有各的好,一定要分出個好壞!”
小姑娘就是拐,一定要他分出個好壞。如果他說佛家好,那就不厚道,如果說道家好,那就欺師滅祖。
好吧!看你是不厚道還是欺師滅祖!
佛陀善笑,頗有一笑泯恩仇的味道。用在這兒雖不合適,但確實是這樣的感覺。“兩家都不好,沒能將處於困苦中的眾生解救出來!”
“切——虛假!”小可最看不慣這種虛假的人咯。於是決定不放過他,又繼續說,“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慧能卻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覺得哪一個說得對呢?”
小姑娘這次更拐,慧能神秀乃是佛家的兩大宗師,說誰都不好。
“阿彌陀佛!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咳咳咳,站在廁所討論佛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