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不加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章 番薯問世,清穿之我在清朝當皇子,芒果不加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康熙回京的鑾駕在半路遇到皇后派來的傳信的信使,康熙是知道皇后的性子的,本以為是京中出了什麼不好的事情,連忙展開信件一目十行的閱讀起來。

讀完信的康熙仰天大笑:“好啊,太好了!京中發現了良種,畝產足有千斤,以後天下將再也沒有餓死之人!”

眾皇子看著康熙高興的模樣,對這個能畝產千斤的良種產生了巨大的懷疑,便是前些年京中推廣的御稻米一畝地的產量也不過兩三百斤,還得看土壤肥不肥沃,天底下怎麼可能有畝產千斤的東西呢?

太子沒有像其他阿哥那樣懷疑康熙的話,直接跪地道:“肯定是皇阿瑪的刻苦感動了上天,長生天才會給咱們大清賜下了良種。”

胤褆本來在跟福全偷偷嘀咕他皇阿瑪的腦子是不是壞了,後來聽到太子的這番話胤褆的表情可以用呆若木雞來形容了,“二伯,您覺不覺得保成似乎有什麼地方變了?”

還用得著胤褆說嘛,福全發現的可比胤褆早多了,自從太子甦醒那日就變了,變得世故圓滑,無論好壞只撿著康熙想聽的話說。

康熙聽見太子的話後,也是眉開眼笑,親自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太子,“保成,這不僅是真的功勞,也有那些師傅的功勞。朕今天很高興,不僅為找到良種高興,更因為有保成這樣心繫百姓的太子高興。”

父子倆這一頓商業互捧把眾人都弄的目瞪口呆,但其餘皇子只能附和著太子的話,心想著現在良種之事還不確定,如果是假的,太子今日不就弄巧成拙了嗎?

等到京中,康熙還來不及休息就帶著皇子們去南苑豐澤園的皇家實驗田看已經成熟的番薯,康熙帶著兒子們親自挖了一畝地,看見一條藤蔓就結出了數不清的果實,皇子們對信中所說的產量也信了八九分。

雖然皇子們有些手生,但耐不住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就將一畝地的番薯都採摘了出來。

看著小太監一袋一袋的稱量下去,康熙的笑容都沒有落下過,何止一千斤啊,信上說的還是太保守了,足足有兩千七百斤!

原本的番薯苗不過能結出七八百斤的番薯,這是改良過的番薯苗,才能有如今的產量。

康熙毫不吝嗇的誇獎了農學館的眾人,尤其是發現良種的黃居,康熙當場升了黃居為正五品的官員,到農政司任職。

康熙又派人挖了幾畝地,發現產量確實很高,便下旨向百姓介紹了這種神奇的植物——番薯。

番薯生長迅速,產量高,可以作為糧食食用,而且適應性強,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生長。如果大規模種植番薯,大清將會少了餓死的人,擁有了一絲抵抗天災的能力。

康熙決定在京城試點,親自嘗試種植番薯,並派遣官員到各地宣傳和推廣番薯的種植技術。起初百姓們還不相信,但看見幾位王爺紛紛在皇莊周圍種植,便有一些百姓跟著種植起來。

等到第一批番薯成熟的時候,本來還猶豫的百姓徹底信服了,家家戶戶開始種植起番薯來。

但康熙時候得知,番薯不能作為主糧一直食用,因此康熙讓百姓自由選擇種植番薯還是稻米,許多百姓之家二者都種了一些,將番薯放在米飯裡蒸熟,味道十分香甜。

自番薯出世後,大清各地不少百姓開始主動稱頌起康熙的功德來。他們紛紛傳頌著康熙皇帝的仁德和英明決策,認為他帶來了這一神奇作物,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

這些讚美之詞如潮水般湧現,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

各地官吏們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民意動向,紛紛將百姓們歌頌的歌謠整理成奏摺,恭恭敬敬地呈送到御前。這些奏摺中充滿了對康熙皇帝的感激之情和讚美之言,讓康熙皇帝感到無比欣欣慰。

康熙被這些讚美之詞淹沒,認為自已一定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虛榮心開始迅速膨脹。

大臣們也開始見風使舵,時間長了,康熙竟然聽不進去一句批評之言。本來每日都要批五個時辰摺子的康熙,如今批摺子的時間兩日都不到,每日帶著妃嬪們遊山玩水,甚至想在建一個避暑山莊。

有御史批評了康熙的享樂之舉,居然被康熙革除了職務,這下,更沒有人敢說話了。

馬上就到三月十八了,康熙的萬壽宴。今年的萬壽宴康熙辦的很是盛大,允許百官進京賀壽,皇子們也鉚足了勁準備在康熙面前表現,提前一兩個月就派身邊的親信到全國各地去搜羅名貴之物。

到了萬壽宴那日,宮中打扮的喜氣洋洋,小太監光是唱禮就唱了一上午,當然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猛禽後我啥都吃

塔黃花開

是貓逼我辭職的

花彩雀鶯

首長九代單傳,我一胎六寶打破了

最愛燒洋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