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百五十六、結症所在,犀香記,青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了“高涵下屬”帶路,囚車大搖大擺駛入春城,不等天黑又從另一道門駛出。
期間,蘇蘇一直在觀察那幾個人的麵皮,想知道睚眥有沒有騙她。
離開春城沒多久,三張麵皮從天而降落入囚車,蘇蘇嚇得尖叫。好容易平靜下來,都不用借光,只要鼻子通氣就能聞見腳邊的麵皮散發出肉製品壞掉的臭味兒。
想到睚眥頂著一張人面皮跟隨他們走走停停接近三月,她心中有股說不出的滋味兒。
大家都是官宦子弟,她慘,睚眥何嘗不慘,她有什麼資格指責睚眥為黑白閣賣命?說難聽一點兒,她喜歡的青山君才是真正手上沾滿鮮血的人!
蘇蘇是個典型的小女人,敏感,脆弱,想法非常多,又缺乏執行力,總以為找到一個堅實的靠山就能安枕無憂一輩子。
為了這麼一天,她不斷地付出,直到被人拋棄。沒有追求目標之後,她又陷入另一個惡性迴圈。
一方面覺得舊主很優秀,看不上任何人拋來的橄欖枝,一方面又怨恨舊主,急於找根新的浮木,挽救當前的生活。
淳王不是她的浮木,睚眥遞來的橄欖枝被她親手摺斷。
蕭寶兒見她整日自怨自艾,後悔不迭,實在是心煩。總覺得耶律宗源用其金貴的性命幹了件愚蠢的事情。
高涵當日就知曉囚車從春城招搖過市,卻不知下屬被殺,引導囚車的幾人不過是黑白閣的殺手。他急召屬下商議此事,只聽一群文官吵來吵去吵不出結論。
有人說應當派兵追上去把囚車攔住;有人說應當等待派出官員回來覆命;還有人說此事無關陳地,不要因此惹怒北遼……
高涵想將囚車攔住。北遼現在是九部制,蕭寶兒有機會拿到王位,他想賣個人情給蕭寶兒。
可是這種想法不能說,高文侑留下的府兵和武將他暫時指揮不動。這些人若知曉他攔截囚車的目的,肯定會說斬草除根,除惡務盡,決不能讓北遼公主活著回去。
高文侑還在陳地時,高涵自覺處理事務得心應手,沒遇見過困難。等高文侑離開之後,才發現他不過是狐假虎威,很多事情有高文侑保駕護航才能處理的那麼順利。
他知道高文侑出事兒了,若不如此又怎麼會把操練多年的私兵和六萬戍邊官兵全部交給娉婷公主管轄,且長留大夏沒有返回陳地的打算。
若只是這些也就罷了,直到接管陳主府所有事務,他才知道大夏駐軍居然不歸其管轄,真正的統領是崔副將。蕭華芳與崔副將關係匪淺,成了整個陰謀的最終受益者。
再晚一些時候,蕭華芳也知道了囚車穿過春城這事兒。她怒氣衝衝地跑到世子府,責問高涵為何不攔截下囚車。高涵反問她為什麼要攔?若引發陳地和宋地的爭端怎麼辦?
蕭華芳知道高涵的弱點是優柔寡斷,只是沒想到他居然在這種事情上還有猶豫。
宋地早已交由青山君負責,這人與北遼公主的關係天下皆知,他怎麼可能如此大張旗鼓的護送犯人並從春城經過。
高涵也有說法,囚車入城時守衛查過所有通關文牒,手續齊全沒有任何問題。保不準是宋地內部出了問題,有人故意如此,就是想借陳地之手除去耶律寶兒。
這推測有一定道理,蕭華芳始終覺得不該放走耶律寶兒。要麼由宋陳兩地一起押送囚車去大都,要麼殺死宋地衙役,私自放走耶律寶兒,賣個人情給北遼,或是攪亂北遼目前的局勢。
高涵不笨,她能想到的計策高涵肯定也想到了,為什麼他不派人攔截呢?
蕭華芳往下又想了一層,終於知道了結症所在。高涵害怕她,怕她突然說服崔副將起兵謀反,或投靠其他勢力。一旦她這樣做了,陳地所有屯兵只剩下三萬府兵,而這三萬府兵恰好是高勉操練出來的,真是諷刺。
想通這一點,蕭華芳點到即止,原本想好好說話,結果卻是不歡而散。
按照她的計劃,高文侑會被高勉殺死,由她央求高涵特赦高勉,戍邊六萬大軍依舊交到高勉手中。即便高勉想謀反,不但師出無名,還得考慮高涵手中的府兵,以及行軍糧草都有高涵供給。
她頂著主母的身份,在兩個男人之間左右逢源,權衡勢力,可保一世富貴。
怎料事情有變,莫名地跑出來個蠻戈。該死的高文侑沒死,不該死的高勉死了。蠻戈抓到高文侑並給其下蠱,用一個傀儡陳主換來烏族稱國。
太皇太后出事,四霸蠢蠢欲動,最先稱國是卻是個小部落,真是始料未及。
此事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