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越南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8章 工程院也想搶人,學霸的培養系面板,千越南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次科學院之行如此順利,無疑讓徐昀省了很多事情和時間,從侯盛昌那裡出來後他並未選擇在帝都停留太久而是返回京州。
以免影響接下來的學習計劃。
至於科學院這邊也正如侯盛昌說的那樣,當對徐昀的安排檔案下發後,潘曉志孫正洪以及光電技術研究所的所長羅長輝等人都被這個訊息搞得措手不及,幾乎是心照不宣的集體來詢問情況。
有意思的是,這倒是讓工程院方面很是激動。
以往科學院和工程院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科學院更注重科學理論知識研究。
工程院則負責工程技術應用。
但因為徐昀這個特殊存在,近幾年科學院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先後解決國產高階晶片生產線,研究出全球最頂尖的量子計算機祖沖之三號。
搭建全球量子聯盟。
可以說都快成為全球最頂尖的科研機構。
含金量直線飆升。
儘管工程院也努力在攻克技術,奈何所帶來的影響始終無法和徐昀相比。
也就使得外界不怎麼關注。
歸咎原因只能說是徐昀太過耀眼,以至於整個工程院都找不到能與之比肩的人材。
原本工程院院長李厚林還以為這種日子會一直持續下去。
結果沒想到竟給了他一個驚喜。
被公認為人類最年輕天才科學家的徐昀,居然對院裡旗下的基因工程學部感了興趣,並且還要停下工作去學習深造。
別人或許會覺得這是一時興起,等興趣減弱或者消散後又會回到科學院。
但他卻不這麼認為。
丁瑋在深度科技旗下生物科研實驗室開展專案,這件事他是知道的。
並且兩個人的關係還不錯。
所以他明白徐昀是真正下定了決心。
他對徐昀的天賦絲毫不懷疑,哪怕是半路出家轉變自己擅長的領域,只要給對方一定的時間,肯定能夠快速成長起來。
畢竟徐昀的年齡就是他最大優勢。
按照他的打算,等徐昀在醫藥和基因工程領域中搞出點成績,他就聘請其入職工程院院士,使之成為最年輕的兩院院士。
到時候工程院也不會再處處被科學院壓制。
為了慶祝這個好訊息,李厚林看到檔案後還特意去了侯盛昌辦公室表達謝意。
順便還參加場科學院的會議。
……
“眼下全球量子聯盟剛穩定下來,正是繼續最佳化升級祖沖之三號的時候,院長你怎麼能讓徐昀去學習。”
“還是醫藥和基因工程領域!”
科學院小型報告會議室內,潘曉志首先表達自己對此事的看法。
從整個人的情緒和語氣,能看出他確實著急。
主要徐昀設計的祖沖之三號把上限拉的太高,其他人根本沒辦法接手,沒有徐昀負責的話恐怕短時間內很難對量子計算機升級最佳化。
不過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和侯盛昌平級的李厚林有些不滿意了。
當即發言道:“研究醫藥和基因工程怎麼了,不都是為大家服務。”
“我倒覺得能勇於跳出舒適圈接觸全新的東西,這是件好事情。”
“你覺得呢侯院長?”說完最後一句不忘向身旁的侯盛昌詢問,
“李院長說的正是我想說的,院裡早就答應過會遵從徐昀同志自己的選擇。”侯盛昌似乎早就預料到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回答起來面色平靜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且說完後停頓兩秒還不忘補充道:“當然院裡也歡迎徐昀隨時回來主持專案。”
“就算年紀輕腦袋好使,從頭去接觸全新的領域還是太困難了,或許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放棄。”這時不遠處的羅長輝接了句。
他這次還是特意趕來帝都。
本想向徐昀請教關於高階光刻機的事,好使國產晶片儘快升級至5奈米3奈米頂尖水平。
沒想到竟發生這種事,讓自己給撲了個空。
李厚林儼然對徐昀充滿了信心,聞言再次當著眾人的面表明態度。
“我倒對咱們的徐大院士充滿信心,說不定很快又會在新的領域中揚名。”
“到時候我們也會多上一位年輕的雙院院士。”
大家對李厚林後半句話沒有任何異議,因為無論徐昀能否在新領域中有所成就,就憑他研究出的那些技術成為雙院院士也正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