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越南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8章 工程院也想搶人,學霸的培養系面板,千越南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直到身影徹底從視野中消失,才聽他有些感慨的自言自語道:“你會再一次創造奇蹟讓大家震驚嗎,還真是令人期待啊!”
……
……
對於科學院方面召開的會議內容徐昀並不知道,不過後面潘曉志等人打來的電話,其內容讓他頗為感到詫異和奇怪。
本來他還以為自己暫時停止研究去學新內容,會讓潘曉志心生不滿。
結果對方不但讓他放心學習,還表示專案上有問題的話會親自過去請教。
針對這點徐昀自然不會有異議,從心裡來說他也希望潘曉志能對祖沖之三號實現最佳化升級,若有什麼問題的話他肯定知無不言。
而回到京州市後,徐昀並沒有立刻前往生物科研實驗室跟著丁瑋和周麗華參與專案。
依舊學習那些由人工智慧整理出來的相關教材和文獻資料。
只有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才會去請教。
這種迴歸學生時代幾乎三點一線的生活狀態,也使得他的身影頻繁出現在京大學子視野中。
其中見面次數最多的便是圖書館。
為此不少學生趕在沒課的時候還特意預約座位,想要和徐昀偶遇。
尤其還以新生居多。
畢竟老生有的當過徐昀學弟,有的聽過徐昀講課。
今年剛入校的新生,只能透過其他途徑來了解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科學院院士。
雖然不知道徐院士為什麼不去研究專案,整天和學生一樣泡在圖書館裡學習,但面對這種來之不易的線下見面機會又豈會錯過。
不過見自己的偶像歸見自己的偶像,大家在圖書館裡表現的還是比較剋制。
除某些膽子大的學生主動過去請教題外,大多數人都是偷偷拍張照片,或者在去吃飯的時候要簽名合影。
徐昀比他們大不了幾歲,並且也是從這個年齡段過來的。
所以很清楚大家心裡的想法。
基本上正常的請求他都不會拒絕,絲毫沒有表現出什麼教授院士架子。
但隨著釋出到網上的照片越來越多,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徐昀看的書都是醫藥基因方面,和其所擅長的領域完全不同。
加上最近一直沒有參與新的專案研究,讓大家不由得分析猜測起來。
並很快想到了之前發生過的事情。
“徐院士脾氣也太好了吧,居然沒有一點架子,後悔沒有考上京州大學。”
“請問不是京大的也可以去偶遇嗎?”
“話說徐院士之前不是在負責量子計算機嗎,怎麼這段時間看的全是醫藥和基因工程,他對這方面掌握的知識應該比較薄弱吧。”
“院士才更要時刻充實自己,不學習怎麼能保證自己的進步。”
“這種感覺讓我怎麼那麼熟悉,該不會徐神又打算來次學術跨界吧?”
“上回徐神從數學界跨到材料界,這次是打算進軍醫學界了嗎,這簡直就是全屬性拉滿的六邊形院士啊!”
“感覺這種事有一次就算了,在某個領域持續深耕讓技術升級也挺好,不管怎麼說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難全部掌握並融會貫通。”
“徐院士要不還是繼續搞量子計算機吧,很顯然量子聯盟才是當下的重點。”
“你們怎麼知道徐神在新領域不會起飛,我倒覺得這很有挑戰性。”
……
上次從數學界到材料界的跨界成功了不假,但和現在擁有的身份明顯不同。
加上年齡方面也有所增長,誰也不敢保證當初的場景會復刻。
另外有些網友認為新成立的量子聯盟關乎著整個世界格局的變化,是未來局面的一項重大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徐昀應該把精力全用在祖沖之三號的研究上,爭取持續增加可操控的量子位元數量。
保證這臺量子計算機能滿足全球的訪問需求。
當然大多數人還是支援徐昀,希望徐昀能在醫藥領域發光發熱。
畢竟和量子計算機這種關乎未來的高大上富有科技感專案不同,醫藥是直接和大家的身體健康關聯。
絲毫不誇張的講,某種新的特效藥上市,便有可能挽救大量的家庭和患者。
從某方面來說,如果徐昀真能在醫藥領域帶來某種技術上的突破,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希望徐昀在這個領域紮根深入研究的。
可能是最近心態逐漸接近學生時代,這讓徐昀在學習時偶爾也會看看網上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