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長肉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章 皇權不下鄉?我成立舍區深入基層!,熱血駙馬,過節長肉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後,朱元璋意識到一點。
眼下的時期,地主階級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一股力量!
朱元璋瞭解到了這一點,所以他開始有意識的轉變自己的立場。
逐漸從代表農民階級利益的起義軍領袖,變成了維護地主階級利益的軍閥。
朱元璋重新給自己定位,開始向地主妥協了。
但這也正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朱元璋立即宣佈:“舊政有不便者,吾為汝除之。”
也不說重開大宋之天了,只強調改正元朝的苛政。
這是朱元璋從改革派變成改良派的訊號。
南京是一個轉折點,從這裡開始。
朱元璋抓住了元末時期的主要矛盾:地主要保有自己的地位不變動,農民不奢求過多,只想過安定的生活。
朱元璋從前主要的團結物件是農民,現在改成了地主附帶農民。
這就是朱元璋的厲害之處,他站在全域性考慮問題,看到了全域性的面貌,找到了取勝的方法。
在軍隊建設上選“富民子弟充宿衛,名曰御中軍”。
此外,朱元璋還大量吸收地主充實自己的隊伍。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事實上已經放棄了農民革命的旗幟,但他卻繼續利用紅巾軍的名頭來吸引團結農民,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每攻陷一地,朱元璋必定會拉攏當地的鄉紳、儒士、賢人,朱元璋尤其重視讀書人,順從也好強迫也好,這是朱元璋的宗旨。
得到了地主的支援,糧食、錢財、兵卒,這些東西都有了!
將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團結起來,明確自己真正的敵人,建立統一戰線,這才是取勝的王道!
所以,朱元璋走到了最後,笑到了最後。
擊敗了所有阻礙他的敵人。
朱元璋深刻認識到,這些分佈在全國各地,大大小小地主匯聚起來的力量有多麼龐大,自己根本無法根除,甚至需要仰仗這些人。
即便開國,創立明朝,朱元璋也發現,這股力量無法小覷。
自己只能抑制,不能重壓,否則全國大亂。
即便是現在,朱元璋慢慢的推行抑制這些地主策略,各地還是會常常出現民變,兵變,造反的人跳出來。
洪武三年、十一年、十四年、十六年、出現了四次起義軍造反事件。
特別是洪武十四年,廣東爆發了首領號稱“剷平王”的起義,聚眾數萬!
這還是隻算規模大的,小規模出現了十幾次都忽略不計了。
背後無一例外,都是地主的策劃,推動。
所以說,當朱元璋看到李逍上任第一天,就拿當地的地主開刀,就覺得李逍還是太年輕了。
“就當磨鍊,不過是一縣之地,隨意他折騰。吃了虧,才能懂得如何治民。”
朱元璋笑了笑,將秘奏放在了一邊。
他的目光落在了正在養心殿寫策略的兩個孫子身上,朱允熥和朱允炆。
這兩個孫子,他都是盡心栽培。
特別是朱允炆,更顯聰慧,朱元璋更為喜歡。
看完秘奏後,朱元璋心血來潮,招了招手:“允炆、允熥你們過來。”
聞言,兩人放下手中的毛筆,起身走了過來,拱了拱手。
“皇祖父。”
“皇祖父。”
朱元璋笑著點點頭,道:“假設你們是一縣之父母官,管轄之地有鄉紳,地主欺民、壓民,該如何處理?”
這算是朱元璋給兩個孫子的考題。
朱元璋已經感覺朱標身體越來越差,或是有意識,或是無意識之中,開始培養下一個‘朱標’。
這樣的考題,每日都在進行。
都是從各地錦衣衛密報傳來的真真切切發生在大明的實際問題。
隨著問題丟擲,兩人反應皆不相同。
朱允熥則是眉頭微微皺起,一副冥思苦想的樣子。
而朱允炆顯然淡然很多,站的筆直,做思慮狀態。
朱允炆之所以這樣賣力的表現,也是有所猜測,他看到自己的父親朱標,身體越來越差
他是有機會的,但機會不大。
因為自己是庶長子。
雖然現在母妃轉為太子妃,但庶長子的名頭還沒變。
反觀朱允熥,嫡次子,雖然母妃已故,但身後還有常家、藍家的支援。
自己唯一能仰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