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聖不是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麼?
在下常空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聖不是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麼?,金榜題名時,才發現妻子是三聖母,在下常空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旁邊的孫悟空,聽了店主的話後,立刻轉頭看向陸逸。
他懷疑這事情就是陸逸做的,也只有這傢伙,現在才有這實力吧。
但是,把佛門的菩薩扒光掛樹上,這實在是太過份了。
只是旁邊的陸逸似乎知道孫悟空在想什麼,見孫悟空的眼神看過來,便搖了搖頭。
這事情,真不是他做的。
雖然,跟他有些關係。
“想來是這文殊菩薩做了什麼過分的事情了吧,要不然別人怎麼會這樣做?”
“佛門的菩薩,並不一定具有菩薩心腸。”
看了孫悟空一眼,還有旁邊的唐僧和沙僧的反應,陸逸淡淡的回道。
文殊的事情,還真是他自找的。
囂張慣了,所以被老六教訓了一頓。
要不然,老六碰上他,不一定會跟他打起來。
倒是普賢其實並沒什麼問題,算是跟著文殊遭殃,才被老六教訓了一頓。
“呃或許是菩薩沒注意到,不是故意的呢。”
聽了陸逸的話,唐僧原本想反駁陸逸一下。
就算是文殊行事不妥,但也用不著把人家脫光了掛樹上啊,那太過份了。
只是,聽到陸逸後面的一句話後,唐僧便忍不住愣了下來。
他想起了自己路上所見到,聽到的那些。
是啊,佛門的菩薩如果真有菩薩心腸的話,這西域的百姓之前就不會被妖物欺負而沒任何佛門來施救了。
佛門神通廣大,不可能這西域的妖魔出現了那麼多年,佛門都沒任何察覺吧?
何況,文殊菩薩都走到這裡來了,他不可能不知道那些妖物禍害人間吧?
只是想起文殊可是佛門的菩薩,唐僧又忍不住稍稍辯了下。
他終究還是佛門弟子,非議佛門中的菩薩總是有點不妥。
“也許吧。菩薩可能忙著去宣揚佛門真經去了,所以看不到這些。”
“或許,看到了也裝作沒看到。”
“只是真經又怎樣,滿腹佛經又怎樣?”
“佛不在心中,心腸不似菩薩,學了真經也不是佛啊。”
“佛在心中,人人是佛。心腸似菩薩,則人人是菩薩。何須修佛經文,何須求佛唸佛?”
陸逸聽了唐僧的話後,笑著回道。
他自然知道,唐僧說這話的時候,其實唐僧自己都沒信心。
唐僧自己都不知道,他現在對佛門的信仰,已經動搖了。
對佛門的意義,還有此去靈山的目的,都開始懷疑了。
陸逸這次過來,便是來告訴他。
堅持本心,心中有慈悲之心他便是佛,至於佛門和靈山所謂的真經,也就那樣。
如果唐僧能夠領悟,或許往後大唐還能有他的一席之位。
如果不能的話,那就算了。
靈山所謂的真經,陸逸自然不會讓他們傳到大唐來。
看看靈山腳下那些百姓的悲慘遭遇就知道了,讓他們傳到大唐來,那大唐的百姓恐怕也避免不了這種遭遇。
聽了陸逸這話,旁邊的店主立刻愣了起來,然後若有所思起來。
而對於唐僧來說,這話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這話如同晨鐘暮鼓一般,敲開了他心中的謎團。
他原本就在迷惑的一些東西,聽了陸逸這話後,才真的清晰明瞭起來,然後陷入了頓悟之中。
佛不在靈山,在自己心中。
心中有佛,他就是佛!人人都是佛!
如此,自己何須去靈山取的真經?
旁邊的孫悟空和沙僧聽後,也跟著若有所思起來。
看到這變化,陸逸只是笑了笑,然後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這裡。
天下百姓信佛,不是因為心中有佛,而是因為對佛有所求而已。
他們不僅僅信佛,什麼神仙都信。
那個靈驗就信那個,甚至連一些小妖他們也信。
所以,佛是什麼?
唐僧曾經學過的佛門經文中,戒條戒律極多,道理也多。
在這裡,佛是高高在上的,佛又是無所不能的。
然而佛渡人死後脫離地獄,卻度不了世間眼前的困苦百姓。
這還是無所不能的佛麼?
“你這是想要把唐僧帶歪?”
陸逸沒走多遠,孫悟空便從沉思中醒了過來,然後跟了上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