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21章 馬超籌劃破敵策,三國之無限召喚,藤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林龐德激斗數十合,難分勝負。只能暫且罷兵,各回軍營。
楊林回到帳中,剛摘下爛銀冠,近衛便進來稟報:樊稠求見。
楊廣重新整合西涼軍,樊稠被罷了兵權,只在楊林帳下為將,甚是失意。
失去兵權,樊稠心灰意冷。
此番隨楊林出征岐山,樊稠本不想多嘴,做個安安靜靜的部將。
只是,楊林的戰略部署,甚至是各部軍營佈置的位置和距離,都有很多明顯漏洞,樊稠實在看不下去,才忍不住來見楊林,進言獻策。
“虎臣將軍,愚下以為,我軍迎敵之計,尚有商榷之處。”
“唔?說吧。”
“馬騰韓遂兩軍,實力難分伯仲。而我軍以七成主力,迎戰馬騰所部,只遣三成兵馬,往迎韓遂,恐難擋其鋒。”
“哪又怎樣?”楊林既不反駁樊稠,也不解釋自己的意圖。
“愚下擔心,若雍縣失守,敵韓遂乘勢東進,與馬超兩路夾擊,岐山難守矣!”
“嘿嘿,軍略大計,某自有主張。樊將軍所言,某會有所考慮。”
楊林如此漫不經心,自是沒聽進去,樊稠不禁暗自搖頭。
“將軍縱不想重新調整部署,也應該重新審視岐山佈防。”
“唔?岐山佈防,有何不妥之處嗎?”
楊林如此說,樊稠心裡哭笑不得。
有何不妥之處?
全是不妥之處!
只是,樊稠不敢這麼說。
楊林,是“董卓”嫡系親信。掌管西涼軍六部中,實力最強的中軍部。在西涼軍中,可謂“董卓”之下,第一大將。
作為下屬,全盤否定主將的戰略安排,不是出謀劃策,而是自掘墳墓!是找死!
樊稠只撿著最關鍵兩點,謹慎地建議道:“我軍側翼,西域各部遊騎軍營,部署太過突前。西域遊騎雖勇悍,但軍紀鬆散。若遭敵偷襲,極易崩潰。望將軍斟酌。”
楊林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
樊稠又道:“我軍糧草給養軍營,距中軍主力太過遙遠。若遭敵偷襲,難以支援。請將軍三思。”
“哦。樊將軍之建議,某已瞭然。”
言罷,楊林低下頭,檢視公文,不再搭理樊稠。
對牛彈琴啊!
樊稠退出大帳,不禁長嘆一聲……
……
樊稠獻上“金玉良言”,並未引起楊林絲毫重視。
而西涼軍部署的這些漏洞,樊稠能看出來,自然逃不過馬超的眼睛!
馬超,就是要從這些漏洞著手,以少勝多,擊破西涼軍!
反覆思量,草擬了一套主動進攻方略。
並不與眾將商量,只喚來龐德一人。
龐德外表嘻哈隨意,但在用兵上,謹慎老道。
聽了馬超的想法,龐德琢磨良久,提出幾點疑問。
“此三步退敵之計,確是可行。然戰局變化,諸多不定,如何應對?”
“哪些不定之數,令明不妨一一發問,某來解答。”
“好。第一步之關鍵,在於避免引起敵楊林之主意,如何做到?”
馬超答道:“今日一戰,某仔細觀察楊林。其自負勇武,好鬥勇狠。某這幾日,便天天出營搦戰,其必迎戰。如此,則疏於戒備。”
龐德點頭,問道:“第一步成功後,敵必調整佈防,如何應對?”
馬超反問道:“換作令明,將如何調整?”
“若某為敵之主將,會將左翼郭汜部,向東北方向後移十里左右,彌補防線缺口。”
馬超再問:“郭汜部後移,其與敵楊林中軍部之間空隙,如何填補?”
“中軍側重東向,可填補缺口。”
“著啊!某猜測,楊林亦會如此調整。”馬超道,“敵中軍防禦側重於東,則必疏於與右翼史思明西域遊騎部之間的防備。西域遊騎,雖數量眾多,然軍紀渙散,戰鬥力不強,且不擅長營寨防禦。某以精銳驍騎,發起突襲,必可將其擊潰!”
龐德點點頭。“恩。如此,西域遊騎必潰。”
馬超補充道:“屆時,我部便可向敵楊林中軍部側翼,發起攻擊!”
龐德眉頭一皺,又發疑問。“即便擊潰史思明遊騎,岐山尚有楊林、郭汜兩部兵馬,兵力依然佔優。孟起安敢言勝?”
馬超笑道:“那時,父帥大軍已至,且韓叔父部也已攻克雍縣,殺奔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