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55章 河東部進軍左馮翊,三國之無限召喚,藤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侃、王濬的隊伍,順利透過潼關。
一路未遇到任何抵抗,在渭水北岸登陸,進入左馮翊,郭侃立即率部突襲芮鄉。
駐防芮鄉西涼軍,只有區區數十人,只為偵察敵情,看護烽火,傳遞訊息,焉敢匹敵洛陽精銳。
不等郭侃軍靠近,芮鄉之敵已望風而逃。
郭侃部順利佔領芮鄉。
可是,西涼軍並沒有按郭侃等預想的那樣,趕來增援。
臨晉的敵人沒有任何動作,渭水南岸的敵軍,也沒有任何反應!
敵軍意圖不明。
郭侃所部的任務,就是吸引儘可能多的敵軍,從而為潼關之戰、左馮翊渡河之戰,創造有利條件。
敵人不來增援,原定計劃落空。
為將者,必須善於審時度勢,應付各種意外情況。
敵軍不為我所誘惑,就要及時調整戰術。
郭侃和王濬商量後,決定繼續貫徹己方戰略戰術意圖。採取極為冒險的戰術,分兵兩路,深入誘敵!
郭侃率一部,沿渭水西進,攻擊鄭縣!
鄭縣,段韶的主力駐守於此。郭侃部,力爭將段韶牽制在鄭縣一帶,使其無法分身支援潼關。
王濬率一部,沿洛水北上,穿插於左馮翊臨晉與蓮勺之間,騷擾蓮勺李傕對左馮翊東部的支援通道。
攻擊鄭縣和洛水通道,敵人不能不防。郭侃、王濬,立即分頭行動。
鄭縣段韶、蓮勺李傕,雖然不想被郭侃牽著鼻子走。但郭侃王濬攻擊敵所必救,段韶、李傕,不能不有所行動。
段韶、李傕,各分出一部兵馬,試圖將郭侃、王濬所部驅離。
郭侃、王濬並不與敵正面接觸。待西涼軍迫近,即退回船上。以渭水、洛水為屏障,在兩岸往來機動。
西涼軍想打,打不到。想退,郭侃、王濬又頻頻騷擾。
西涼軍徒呼奈何……
……
河東。
期待已久的烽火,終於點燃!
一個渡口接一個渡口。
黃河東岸,近百個渡口,陸續升騰起令人振奮的狼煙!
“渡河!”
各個渡口,千支渡船,同時行動!
正如賈詡料想的那樣,徐世績雖然在黃河東岸部署了近百個渡口,但蒲坂渡口,仍是河東軍西渡黃河的主要通道。
徐世績將河東軍分成三大部分。
張清率一部,從汾陰一帶渡河,搶佔夏陽。
夏陽,位置偏僻,並非建立左馮翊立足之地的上佳選擇。
但是,正因為夏陽的位置偏僻,西涼軍在此的駐防力量,也最頗弱。
徐世績將夏陽排在三個目標的最後一位。
而首選和次選目標,分別是臨晉和郃陽。
徐世績、王伯當兩部,從蒲坂附近渡河。
按照原定計劃,如果臨晉之敵被郭侃部所調動,則徐世績、王伯當兩部,將集中優勢兵力,全力攻佔臨晉。
而郃陽,作為備選目標。
各部曲紛紛渡河,向指定位置集結。
徐世績和王伯當,卻沒有急於過河。
左馮翊的信報不停傳回,而內容幾乎相同——臨晉之敵,固守不動。
徐世績猶豫了。
友軍未能調動臨晉之敵,繼續對臨晉發起強攻,難以奏效。
戰爭,是雙方統帥幕僚博弈的過程。
賈詡洞察河東軍企圖,勸說李傕,固守臨晉。
徐世績理想的局面未能出現,只能啟用備選方案,命王伯當部,以河東主力部隊的姿態,進攻臨晉。
徐世績薛仁貴率部,進攻郃陽!
……
蒲坂至汾陰,百餘里長的黃河上,千餘艘渡船,往來交織。
一批批河東軍,西渡黃河,向指定位置集結。
徐世績、王伯當終於準備登上各自的渡船。
臨別前,徐世績對王伯當道:“李傕料其兵力難以固守左馮翊全境,必有意放棄左馮翊東部,而以洛水為屏固守。臨晉之敵不為我動,說明敵必要堅守臨晉、王城。三郎不可冒進,只需牽制臨晉之敵,待我部奪取郃陽後,與三郎合兵一處,再謀臨晉。”
王伯當輕鬆笑道,“攻城拔寨,吾沒有把握。牽制、挑逗敵人,卻是吾之所長。懋公放心吧!”
……
蒲坂與臨晉,只一河之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