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579章 兼領司隸校尉,三國之無限召喚,藤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虞、朱儁亡故,朝中空出高位。

圍繞此事,難免又是一番明爭暗鬥。

命王猛留駐洛陽,與范仲淹李巖徐達等主持司隸河內軍政事務,劉芒帶一眾幕僚,晝夜兼程,趕回安邑。

路上,基本商定了對應的策略。

以劉芒目前的實力,爭取驃騎將軍之位,並不明智。但憑藉收復東都洛陽之功,爭取以衛將軍身份兼領司隸校尉,不會有太大障礙。

太傅和驃騎將軍之位,非必須設定。重要的是,推舉何人領尚書事。

尚書檯,是朝廷的權力核心。

諸侯當中,只有二袁二劉資歷深,實力強,而他們各自的派系,一定會竭力爭取此位。

而這幾個人,無一和劉芒交好,決不能讓朝政大權落入他們手中。

劉伯溫油滑老謀,以劉虞領尚書事,不能到朝廷上任,引起諸多不便為理由,建議勸小皇帝劉協下旨,不論何人領尚書事,必須到陪都安邑赴任。

二袁二劉絕不敢來安邑赴任,如此,可以避免大權落入異己派手中。

這道障礙,能防止二袁二劉把持朝政,也容易引起他們的反彈。

冀州袁本初和荊州劉景升,礙於名聲,尚不敢明目張膽行悖逆之舉。但那袁術和劉焉,早就有自立之心,此舉會不會成為他們的藉口?

劉伯溫道:“劉焉袁術有異心已久,有藉口,他們要做;沒有藉口,他們製造藉口,也要做。何須多慮?”

“就這麼定了!”劉芒主意已定。

領尚書事的人選,無非是三公中太尉楊彪、司徒士孫瑞和司空趙溫其一。

三人都屬於朝中中間勢力,政治經驗老道,對各大諸侯,沒有特別的傾向性

但支援其中一人,勢必會疏遠另外兩人。

杜如晦建議道:“尚書檯掌握軍政大權。單獨一人統領,本就不甚合理。可以建議陛下,以三公同掌尚書檯。”

這個主意好!

如此,可以同時拉近與三人之間的關係。在朝廷中,爭取更廣泛的同盟。

劉芒的建議,得到大多數朝臣的支援,楊彪士孫瑞趙溫,以三公身份同領尚書事。太尉楊彪為首輔。

而劉芒,順利以衛將軍身份兼領司隸校尉,儀比三司,於洛陽設司隸校尉府,以王猛為司隸校尉府長史,統領從事。

……

朝中重臣變更,各大諸侯對此事的反應,有些出乎預料。

表現最積極的,屬徐州劉備。

劉備搶了地盤,收穫人才。隊伍壯大,自然不會有任何不滿。

上表完全擁護朝廷,也免不了替劉芒歌功頌德。而劉備本人,也如願兼領青徐二州刺史。

表現最平靜的,屬冀州袁紹。

楊彪等人兼領尚書事,袁紹不甚滿意,卻找不到指責的理由。

但是,他在上表擁護朝廷的同時,也建議朝廷,當嚴懲公孫瓚。

言稱公孫瓚之舉。破壞綱常法紀,若置之不理,必成禍患。

對於公孫瓚的行為,朝中重臣也多有指責。然。幽州地處偏遠,無力征討。

房玄齡分析道:“袁本初此舉,乃為進攻幽州做鋪墊,公孫瓚雖得幽州,其禍不遠矣!”

表現最奇怪的,是南陽袁術。

不僅袁術。甚至連朝中和袁術關係最緊密的胡邈,都沒為袁術說話,而是以劉焉是漢室宗親為由,極力推薦劉焉接替劉虞之位,領尚書事。

“袁公路這招,很高明啊!”劉伯溫捻著鬍鬚分析道,“朝中重臣,支援袁術者寡。前番議定百官,袁術已受冷落。而今,其自知無力謀求高位,退而支援劉焉,必有所圖。”

房玄齡道:“陛下已頒旨,領尚書事,需到陪都赴任。那劉焉絕不可能來陪都,袁術卻極力舉薦,其用意,是鼓動劉焉自立。”

劉伯溫道:“對!劉焉本就要自立,袁術此舉有推波助瀾之功,待劉焉自立後,袁術也必有動作。”

劉焉袁術,不臣之心由來已久。

劉焉身居偏遠閉塞的獨立王國,袁術手下人口眾多,兵強馬壯。

他們要自立,朝廷現在無法制止,也無力征討。

但劉芒不會坐視不理,設法分化瓦解是明智之舉。

孫策是袁術陣營的重要力量,但兩人之間已有裂痕

張魯,受劉焉委派,佔據漢中,為其把守益州北部大門。但張魯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愛,總裁壞到剛剛好

妖千千

寂寞吸血姬

南方網

女beta的星際悠閒生活

哈密瓜的夏天

王者歸都

趙成風夏冰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