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478章 百官議定劉芒開府,三國之無限召喚,藤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孫無忌精通官制,諳熟權謀。
獻言道:“太尉一職,主公當力推楊彪楊文先。楊文先出身弘農楊氏,聲望最高。此番天子東歸,弘農楊氏有護駕之功。況且,依本朝律,除非有日食天相,如無大過,不可罷免太尉。”
楊彪,老謀深算,周旋於朝廷,且能明哲保身。
劉芒不喜歡這樣的人物,但楊彪代表著弘農楊氏,也代表著天下門閥世家。
與之適當妥協,即可安穩門閥世家之心,又能避免袁紹得到太尉一職,劉芒決定力舉楊彪。
倒是太傅一職,要多費一些腦筋。
如果袁紹謀得太傅之位,他在朝中的擁躉,一定會設法影響天子,使太傅錄尚書事,把朝廷大權交給袁紹。
長孫無忌道:“太傅,有帝師之名。以往,太子繼位,太傅順理成章,錄尚書事。若太傅亡故,即除此官,不再設立。靈帝時,陳蕃獲罪身亡,胡廣繼任,乃唯一例外。馬日磾殉國,主公可進言,遵循前例,廢除此官。”
王猛也贊同此意,老滑頭劉伯溫卻有更多算計。
“廢除太傅,則必由太尉錄尚書事。楊文先名望高,楊氏在朝野中,人脈極廣,精明油滑。若他錄尚書事,必將尚書檯令、丞之位分予袁、劉諸侯親近之人,以平衡各方勢力。如此,不利於我幷州。”
“伯溫先生有何高見?”
“效仿胡廣繼任陳蕃例,另舉德高望重,且遠離朝廷之人。再讓此人開口,從我幷州選拔賢才,入尚書檯為官。”
劉芒立刻想到合適人選。“幽州牧劉虞劉伯安,德高望重,有寬厚之名,又是漢室宗親,必得天子信任。”
“對!”
王猛擔心道:“如此,袁本初必不滿意。朝中多其擁躉,定會藉機發難。”
劉芒道:“我已經考慮過了,讓其坐大將軍之位
。”
劉伯溫王猛點頭,長孫無忌又進言道:“主公坐擁幷州河東。天子駐蹕於此,主公領大將軍一職,也是順理成章。朝臣中,也一定有人會作此提議。主公可推卻,主動讓予袁本初。如此。可以退為進,即可平息袁本初心中怨氣,其朝中擁躉,也不好阻撓主公提議的其它人選。”
“好,就這麼辦。”
……
劉芒的想法,不能由自己說出,否則會引起朝臣牴觸。
伏完董承,是替劉芒發聲的最好人選。他二人的女兒是天子嬪妃,他們是外戚身份,不能居高位。
劉芒向天子表奏。晉升兩人爵位,以為回報。
劉虞以太傅錄尚書事,楊彪留任太尉,袁紹出任大將軍。
司徒司空人選的爭奪相對緩和,士孫瑞出任司徒,趙溫出任司空。
三公之下,置九卿。
其中,太尉領太常、衛尉、光祿勳三卿;司徒領太僕、鴻臚、廷尉三卿;司空領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
九卿之位,被各諸侯瓜分。
而衛尉,暨衛將軍。統領京城各軍,掌禁軍,預聞政務。
陪都在劉芒的地盤,別人沒有能力承擔此職。朝臣推舉,劉芒順理成章出任九卿之一的衛將軍。
驃騎將軍,由坐鎮洛陽的朱儁兼領。
車騎將軍,授予領兗州刺史的曹操。
劉芒舉薦自己的盟友劉備,以其漢室宗親名義,出任前將軍。領青州刺史。
袁術名聲敗壞,未獲擢升,仍任後將軍。
劉表為鎮南將軍,領荊州牧。
劉焉為鎮西將軍,領益州牧。
……
政治是生意,也是人情,講究禮尚往來。
劉芒力舉劉虞、楊彪,兩人當然要投桃報李。
楊彪送出空頭人情。劉芒是漢室宗親,幾乎控制了幷州全境,楊彪表奏劉芒為幷州牧。
同時表奏幷州郭守敬為太常寺太史令,掌管曆法。(此時,修史已不再由太史令負責,而另設著作郎。)
劉虞的人情更實在。劉虞擔任太傅,錄尚書事。太傅開府辦公,內設長史、掾屬、令史、御屬等吏員數十人。劉虞表奏長孫無忌太傅府長史。
劉虞身為幽州牧,不可能來安邑赴任。長史雖只是千石屬官,卻是太傅府群吏之首,掌章奏、顧問,最有實權。
長孫無忌是劉芒的屬下,劉虞表奏他,就是給劉芒的人情。
……
有人送人情,也有人想看笑話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