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43章 徐公明被坑,三國之無限召喚,藤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這信怎麼回事?這、這信怎麼來的?!”張揚手在顫抖,嘴唇氣得發青。
“太守,此信是從深夜潛入我宅中賊人處得來。”李助說著,將時遷的行囊呈上。
“賊人呢?”
“賊人狡猾,被他溜了。”
“唉……”張楊盯著李助,又看看信,仍是不肯相信。“公明,不會如此啊……”
“太守,時局混亂,人心叵測。太守忘記中都鬥將乎?”
李助提及此事,張楊心中疑雲再起。
再低頭看信。
信中內容很隱晦,但其中隱含著感謝收信人提供上黨佈防情報。還希望收信人更進一步,爭取勸說張楊,將西部陭氏、東路潞縣重兵調離。信中還提到“涅縣相會、長子之約、必不負兄、高爵厚祿”等詞。
信中,並未提到徐晃的名字。後面,也沒有署名,只是畫了一個很花哨的符號。但在信的最後,有“遙賀楊縣老家添丁進口”一句。
張楊倒吸口涼氣。
徐晃老家正是河東楊縣,前些日子,還聽他美滋滋說,老家侄兒喜得貴子,他二十幾歲,作了爺爺云云。
“這、這……”
事實很明顯,徐晃與太原劉芒竄通!
“太守請看!”
李助又遞上兩封書信。“此乃太原細作所送反間書信,某與杜將軍均收到同樣的信件。”
兩封書信,分別寫給李助和杜壆,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勸說收信人反水,助太原謀取上黨,並許以高官厚祿。
下面,都有劉芒的簽名。不難看出,信是刀筆吏代寫,劉芒親筆署名。
而那封密信的字跡,和李杜兩封信的字跡並不相同。卻和劉芒的親筆簽名極為相似。
“難道……果真……公明怎麼可能?”張楊還是不肯相信徐晃會背叛自己,“會不會是那無賴小兒反間之計?”
“太守,只需一招,便可驗證
。”
“如何?”
“某聞聽。不僅杜將軍和屬下收得信件,而且,連董公仁也得類似書信。某料定,我上黨主要文武,必都收到此類信件。太守只需讓所有人上繳書信。若徐晃也有此類書信,則其可能清白。若其拿不出書信,則說明,那細作尚未來得及將劉芒的親筆信送交於他,便被某家丁發覺。如此,此親筆信,便是他通敵罪證!”
“如此,也好吧……”
張楊讓李杜二人稍候,調整下情緒,返回正堂。
見張楊反轉。徐晃亟不可待地請道:“太守,沾縣增兵,迫在眉睫啊!”
張楊努力控制著情緒,敷衍了幾句,將話題引到半夜細作送信一事上。
“公明,賢明二位將軍,你們可曾收到太原書信?”
太原送來反間信件,這是大事,若是隱瞞,便是自找嫌疑。兩人來太守府。都帶著書信準備上繳。此時,一同掏出,交予張楊。
見徐晃竟然拿出書信,張楊心下稍安。
“無賴小兒卑劣之計。豈能離間某與諸位。”張楊說了些拉攏親近的話,表示自己不會被劉芒的低劣計謀所矇騙。隨後,又尋了藉口,返回偏屋。
“李先生多慮了,公明亦收到信件。”
“啊?不會吧。”李助自忖算無遺策,聽說徐晃也收到了信件。失望之極。
討過徐晃上繳的書信,開啟一看,李助狂喜!
“太守!此信有詐!”
“啊?!”
“太守請看!姓徐的上繳之書信,內容與筆跡,與吾等所收書信全然不同!”
“啊?!難道……”張楊一把抓過信件,只掃了一眼,臉色便變得慘白,嘴唇發青,渾身顫抖不已。
“太守!”李助湊近一步,面露陰險,連稱呼徐晃的詞也變了,“此逆賊所繳信件,筆力雖勁,但字跡粗劣,絕非刀筆吏所寫,倒像是那逆賊自己的筆跡!”
“啊?!”張楊更惱了。哆哆嗦嗦翻出往來軍政公文,找出徐晃彙報軍務的文書。仔細對照……
張楊雙手一軟,手中信件文書飄落,“噗通”一聲,張楊癱坐在地。
字跡一模一樣!
不用轉動腦筋,都能想明白。
如果徐晃拿出和別人類似的信,或者即便拿不出來,他都可能是清白的。可是,他竟然自己偽造了一封信!
答案只有一個——徐晃沒收到信,擔心被懷疑,自己偽造一封,企圖掩人耳目、矇混過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