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88章 收穫人才增長見識,三國之無限召喚,藤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戚同文、顏之推、王通、鄭玄、黃宗羲、二程、管寧等人。
這些人,無不是各個時代學問集大成者。
而上述人,全部屬於儒家學派。即便是黃宗羲,批評的也是被改造後的宋明理學,其學識本質,仍是以孔孟學說為根基。
聆聽他們的教誨,並加以反思,劉芒的學識和見識,都有長足的提高。
但是,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艱難,甚至可以說痛苦的過程。尤其是學習儒家學說的過程。
儒學推崇經典,而經典中,深奧晦澀詞句,比比皆是。
劉芒的學識基礎本就差,每每聽人講讀經典,總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但是,在征途中,聽王守仁講學,卻完全是另一種感受!
本質上說,王守仁的心學也屬於儒家學說。他和黃宗羲一樣,破舊立新,自成學說。
甚至,王守仁對朱熹理學的批評,還要甚於黃宗羲。但是,王守仁的思想,卻比黃宗羲更容易讓人接受。
這緣於王守仁比黃宗羲更有策略。
王守仁不是全盤否定朱熹,而是部分肯定,以免引起主流一派鋪天蓋地的抨擊。在肯定的基礎上,再用淺顯的道理,一步步引導別人反思朱熹理學的錯誤一面。
這種方法,無疑是聰明的,聽者容易接受,也容易聽懂。
易於接受,容易聽懂,也就便於思想的傳播。
對此,劉芒就有深刻的感受。
王守仁的心學,簡單說,就是“致良知”,或者說“知行合一”。
劉芒前世,在一些附庸風雅之人的辦公室裡,常見到“知行合一”這四個字。
字義簡單,真正領悟卻難。
聽了王守仁在路上的解讀,劉芒才豁然開朗!
所謂知與行,就是思想與行動。
端正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並付諸實踐,才能達到所謂知行合一。
小到如人倫盡孝,大到天下大義,知行合一均有存在。
知道孝順父母,並以行動孝順父母,就是知行合一。
按王守仁的話說。“袁術奸佞,口誅筆伐謂之知;興兵討逆謂之行。主公順應天意民心,起兵征討逆賊袁術,便是知行合一。”
嗡……
系統再次啟動……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