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01章 這就是江湖,三國之無限召喚,藤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伯當和秦瓊,是生死弟兄。
秦瓊要販鹽,王伯當想都沒想應承下來。可是過後一尋思,也覺得自己處事有些草率。
鹽池這裡,雖然不是官府,不是軍營,但規矩多得很。
吳用一說出需要的食鹽數量,王伯當就料定秦瓊他們是給官府買鹽。
私鹽道上有規矩,賣賊賣盜不賣官商。販私鹽,是犯罪,吃這碗飯,寧可和賊和盜打交道,也不能和官貴做買賣。
王伯當答應幫秦瓊,既是因為兄弟情義,也有一時衝動的原因。
但是,大丈夫一口吐沫一顆釘,更何況江湖中人,講究的就是信義。王伯當既然答應了秦瓊,就一定要幫到底。即便豁出性命,也要幫。這是義,是信。
來找史進的路上,王伯當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先把事情問明白。
單獨找了秦瓊吳用,王伯當直截了當詢問,是不是幫太原郡府買鹽。
吳用早就知道這事瞞不住,而秦瓊更不想矇騙朋友。兩人如實相告,也說了一番太原太守劉芒的好話。
聽說秦瓊投靠了劉芒,王伯當心裡很複雜,他既羨慕秦瓊,又很替秦瓊惋惜。
其實不止是王伯當,每個江湖好漢,可能都會有類似的想法。
江湖和廟堂,太遙遠,甚至可以說是屬於兩個世界。
江湖中人,大多是適應或者忍受不了世俗社會,才會想到脫離這個爾虞吾詐的社會,投身江湖。
江湖和廟堂,又很近,因為二者極其相似。
社會上有法度,江湖上有規矩。社會上有明爭暗鬥,江湖上有血雨腥風。
正因此,江湖才會有另一個名稱——黑.社會。
江湖中人,既看不慣現實社會的黑暗,又無法徹底擺脫現實社會。對現實社會,既恨又嚮往。
王伯當對秦瓊投靠劉芒,就是這個看法
。
河東離太原很近,劉芒在雁門、太原的所作所為,王伯當早有耳聞。
說心裡話,王伯當對劉芒的印象很好。但是,如果讓王伯當去投靠劉芒,王伯當做不到。拉不下面子,也捨不得現在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是,身為八尺男兒,一身好武藝,哪個不想縱橫馳騁,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王伯當羨慕秦瓊,但也替他惋惜。
江湖中人,一旦入官,便再不是原來的那個人。
濟南秦瓊秦叔寶,豪俠仗義,肝膽照人,何等氣派!
可是,秦瓊追隨了劉芒,就是官身之人,就再也不是江湖上的一號人物。從今以後,濟南秦叔寶這個響亮的名頭,就要淡出江湖了……
可惜……
……
不過,現在的秦瓊,還是那個秦叔寶,他的事,王伯當義不容辭。
問明白了秦瓊吳用買鹽的目的,王伯當權衡再三,決定必須和史進交實底兒。
秦瓊要的鹽太多,不對史進交實底兒,一旦出了差池,史進會惹上**煩。
幫一個朋友而害了另一個朋友,這種事,王伯當不能做。
王伯當打定了主意,這才在酒桌上,屏退閒雜人等,向史進透露實情。
“大郎,叔寶他們要的鹽實在太多,我不能不先說明白。”
“啥?”史進一聽,臉上表情都變了,他也為難啊。“三郎,這讓我可怎麼辦?”
“兄弟,事情好辦,我就不麻煩你了。”
王伯當並不多說。
江湖朋友之間,講究的是友情和信義。把該說的話說完,剩下的事,朋友自然會在情義、道義還有江湖規矩之間做出權衡。
說白了,話說開說透,難處擺明,史進幫不幫這個忙,全憑史進自己決斷。
史進幫忙,王伯當就欠史進一個天大的人情,有朝一日,便是豁出性命,也要還這個人情。
這件事,干係太大,史進不幫忙,也沒什麼說的。以後大家還是兄弟,還是朋友。
這,就是江湖的道。
……
史進為難啊……
和晁蓋單雄信王伯當等人不同,史進是大戶人家出身。
雖然家裡沒出過高官,但弘農華陰史家,可是遠近聞名的大戶。
幼年衣食無憂,好舞槍弄棒,家裡給他請了老師,教習武藝
。
史進是標準的富幾代,還練了一身武藝,加之少年輕狂,難免有些出格之舉。
不過,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