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9章 拒絕徵辟再出遊,三國之無限召喚,藤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孔明有意迴避,劉琮派系來查探虛實,還要爭搶孔明,令劉琦心煩意亂,病痛發作。
為了排解痛苦,默誦兵法,劉琦突然有所領悟。
困難齊至,但這些困難,與對敵作戰的困難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困難導致被動,如果克服困難,被動便可轉化為主動,收穫奇效!
精心導演,故意做出放浪形骸,自暴自棄的樣子,可使劉先和劉琮派系放鬆警惕,從而爭取更多的時間。
麻痺對手,只是中策。
借力於對手,方為上策。
劉琦還想通一事,諸葛亮不僅迴避自己,也在迴避劉琮派系的招募。
為了躲避自己,諸葛亮沒有必要離開。突然離去,一定是為了避免荊北方面的糾纏。換句話說,諸葛亮雖然不願歸附於己,但他更不願歸附於弟弟劉琮。
劉先此來,有意招募孔明。藉助其力,達成已願。
……
劉琦雖是劉表的長子,但論官職,劉先卻是上級。
劉先有督查之權,劉琦拿來賬冊,逐一彙報荊東方面的情況。
劉琦客氣謙恭,劉先很是受用,漸漸放鬆了警惕,誇讚劉琦做事得力。
“還有一事,琦本待要做,怎奈痼疾發作,只能暫緩。”
劉先心中暗諷:痼疾發作,卻有精力酗酒風流。這個大公子,真的自暴自棄了。
“子玉公子調養身體,最是要緊,有什麼事,不妨言明,劉某代行便是。”
“多謝別駕,自是為招募諸葛孔明。”
“招募諸葛孔明?!”劉先驚道。
劉先神情突變,劉琦看在眼中,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
“是啊。琦想招募孔明,為我荊州所用。”
劉琦說,欲為荊州招募孔明,劉先並不相信。
劉琦留意著劉先的神情,繼續道:“孔明才情高遠,有臥龍之名,莫說在荊楚之地,便是縱觀天下,亦少有出其右者。”
劉琦如此評價孔明,致荊楚名士於何地?!
劉先本人就是荊楚名流,且成名已久。聽劉琦如此說,怎能不氣。“孔明雖名聲初顯,但年未及弱冠。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我荊楚之地,人才濟濟,出類拔萃者,並非只有那諸葛孔明。”
“不,不,不。”劉琦連連擺手。“孔明絕非凡夫俗子可比。”
劉琦越誇孔明,劉先越來氣,卻又不便發作。“子玉公子如此讚譽諸葛孔明,劉某還真想見識一下這位臥龍先生。若知其所在,劉某願代公子前往,說服孔明投效。”
劉先此來目的之一,便是招募孔明,自然知道孔明的住處,甚至還知道孔明已經離開。
劉琦說要為荊州招募孔明,劉先並不相信。故作不知,只為試探劉琦。
劉琦早有盤算,並不隱瞞,如實相告。
劉琦所言,與劉先掌握的情況完全一致。劉先終於相信,劉琦招募孔明,是出於公心,倒是自己錯怪了。
……
劉先很煩躁。
來貧窮的荊東公幹,本就是苦差事。
原以為,以堂堂荊州別駕身份,徵召孔明,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沒想到,屈尊親往,卻連孔明之面都沒見到。
劉琦盛讚孔明,貶低荊楚才俊,更令劉先氣憤。有心拂袖返回江陵,無奈臨行前,劉表特意囑咐,務必請得諸葛孔明。更有二公子劉琮相托,劉先不能不辦,只能一路追尋孔明行蹤。
誰想到,追出一百幾十裡,竟還沒追到孔明!
劉先怒了。“豎子!自以為是淮陰侯乎?!”
劉先有才學,用“蕭何月下追韓信”之典,將孔明比作淮陰侯韓信,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將自己比作漢初三傑之首的萬戶侯蕭何。
劉先沒有蕭何之能,更無蕭何追韓信的誠意和耐心。
堂堂一州高官,豈能做捕快差役的賤事。
久追不到,劉先急了。
找不到,抓也要抓到!請不回去,押回去再說!
派人快馬奔赴前方各地,通知沿途各地衙門官吏,見到孔明,強行扣下!
……
富水之上,竹筏輕靈漂行。
富水河淨如美玉,飄似玉帶,山峰夾岸,峽谷幽長,輕煙薄霧,嵐光紫氣繚繞其間。如此美景,孔明卻無心欣賞。
遊歷,不同於遊玩,注重過程而非享受。
正是在一次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