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五十三章 擊碎秦人的妄想,三國之無限召喚,藤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名,史思明,統帥81,武力90,智謀79,政治70;與宿主關係,敵對;召喚地點,漁陽郡。”
“第三名,劉基,統帥72,武力53,智謀100,政治93;與宿主關係,效忠;天賦,天象;召喚地點,未知。”
聽到系統精靈的提示音,陶商頓時就樂到要發狂了。
這個多爾兗的歷史,陶商自然是深知,此人可謂是清軍入關,竊取中原的第一功臣。
這多爾兗乃清太祖弩爾哈赤的幼子,清順治皇帝登基之後,因年幼之故,多爾兗以攝政王的身份代掌朝政,可以說清廷的軍政大權,皆握於他一人之手,他才是清朝實際上的統治者。
這多爾兗也是雄才大略,早有竊取中原之心,趁著李自成攻陷京城,明朝滅亡之際,果斷的收納了吳三桂的歸降,率清軍主力直奔山海關,大破李自成之後,率領著清朝君臣入關,拉開了奪取中原的帷幕。
這多爾兗驍勇善戰,又極有權謀,四維資料倒也跟他符合,只是召喚地點遠在玄菟郡,暫時也應該對大魏構不成威脅。
至於那個史思明,則跟安祿山一樣,原本同為唐朝邊將,卻心懷野心,跟安祿山一起發動了著名的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
此人雖然勇武善戰,但卻顯然缺乏政治遠見,最後被自己的兒子所殺,跟安祿山一樣,都落了個身死名滅的結局。
此二人之中,讓陶商有所忌憚的,也就是多爾兗而已。
至於那第三名後世英魂,才是真正讓陶商眼前一亮,甚至是為之驚喜的物。
那可是劉基啊,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劉伯溫,傳說中通天曉地,無所不知,智謀與諸葛亮相提並論,堪與張良比肩的人物。
陶商熟知歷史,自然知道劉伯溫雖然有被民間神話的因素在內,但他確實是為朱元璋出謀策劃,為明帝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滿百的智謀值,他當之無愧。
更讓陶商意外的則是,劉基不僅僅是滿百的智謀值,竟然還擁有一項天賦——天象。
“這個天象天賦,又是什麼鬼?”陶商好奇的問道。
“天象天賦,就是指物件擁有觀天象的能力,可以從天象中看出風雲變化,推測出颳風下雨,潮漲潮落的氣象變化,這就是天象天賦。”系統精靈這次倒是乖乖的解釋,沒有給陶商找彆扭。
陶商頓時就明白了。
就比如書中常常在說,某某人夜觀天象,掐指一算,推測出明天會有一場大雨,結果第二天天高雲淡,怎麼看都不會有雨,但就在眾人都懷疑不信的時候,風雲突變,忽然間天降大雨……
“我靠,那這劉伯溫要是投奔了我,豈不是我身邊就隨身帶了一個氣象預報員啊……”陶商心裡邊就樂了,越想越覺的這個劉基,真是個寶貝。
先不說他滿百的智謀值,可以給自己出多少妙計,光是那個“天象”的天賦值,就能發揮很多意外的作用。
比如他要對敵人發動火攻之戰,倘若不巧正遇上大風倒刮,便有可能反燒了自己人。
有了劉伯溫這個“氣象預報員”之後,一切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若再想用火攻,就可以讓劉伯溫提前夜觀天象,算好什麼時候會有順風之利,便可事半功倍。
“妙啊,實在是妙,看來這一次的勝利,實在是收穫豐厚啊,竟然意外的收穫了一個自帶天賦的滿百謀士,運氣真是好到爆啊……”
陶商心中是越想越得意,禁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左右羅成等將士們,看著本是豪情大盛的自家天子,忽然間莫名其妙的發起了呆,接著又大笑起來,眾人都是瞧的臉茫然。
“陛下,現在咱們已經拿下了蒲坂津,接下來該如何用兵?”羅成忍不住提醒道。
陶商這才從興奮中回過神來,揮手道:“速速傳朕旨意往弘農,叫他們不用再假裝演戲了,大軍即刻由陝縣北渡黃河,從蒲坂津大舉殺入關中。”
……
潼關。
軍府大堂中,一場熱議正在進行,秦國君臣們正在討論著,要不要派人往漢國,向劉備求救,請其速速發兵南下,在舉入侵魏國北部,以牽制魏國伐秦的大軍,逼迫陶商抽兵北援,緩解他們所受到的壓力。
其實,早在一個月前,曹操就已派辯士毛遂,前往漢國,邀劉備出兵南下,共滅魏國。
不過,即使是毛遂這樣擁有“說客”天賦的辯士,竟然也沒能說動劉備出兵。
很明顯,劉備已打定了主意,準備來個坐山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