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如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心魔的正確方向!樓有知的挫敗感!,長生從狗官開始,吾心如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向學看著許崇的背影消失,眼神莫名。
光耀門楣,傳承香火?
的確,這是每一個老百姓根深蒂固的執念。
可問題是,爹爹也好,阿母也好,從來都沒有跟我說過這個啊。
他們反覆叮囑我的,是另一件事。
……
……
京城。
樓有知如同往常一般,散值後徑直回府,從書房的暗道下到地宮。
而剛一進入地宮的中央大廳,他的腳步猛地頓住,注意力落在了廳內的桌案之上。
那裡,不知道什麼時候多出來了一封信箋。
“有人來過!”
樓有知瞬間確定了這一點。
自從修建地宮開始,二十多年來,他沒有過一天一刻放鬆過警惕。
整個樓府,整個地宮,到處都有著極其細微的佈置,足以讓他第一時間得知,有沒有人來過後院,有沒有人靠近過書房。
然而,他從回到樓府,到後花園,到書房,再到下地宮來到正廳,整個過程,他沒有察覺出有任何異常的跡象。
“沒有觸碰到我的佈置,卻將一封信放進了地宮……是竇天淵?”
“不,不是竇天淵,他並不知道這個地宮的存在。”
“而其他知道這裡的人,不會這麼做……”
樓有知眯起雙眼,也沒見什麼動作,那封信箋就自動飛了過來,漂浮在他眼前。
接著,無數細微的雷霆浮出體表,阻隔了一切。
做完這些,樓有知才操控著信箋緩緩展開。
!!!
只一眼,樓有知的瞳孔縮到了極致。
‘以洞天之主同源血脈為引,獻祭十倍人族,可延緩洞天衰亡。’
信箋上只有這一句話。
而就是這樣一句話,卻是樓有知翻遍了所有他能接觸到的古籍,都沒有找到的東西。
“洞天之主的同源血脈?”
樓有知眯起雙眼。
下一瞬,信箋突然自燃,頃刻間化為灰燼,而灰燼又被微風吹散,吹向四面八方。
片刻之後。
樓有知出現在了跟地宮相連的某個密室之內。
這裡只有一個鬚髮皆白,穿著樸素的老者,和塞得滿滿當當的十來個書架。
老者不是別人,正是當著百官的面兒,直接辭官的顧成仁。
看見樓有知進來,顧成仁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你找來的古籍我已經研究了兩遍,還是沒有洞天衰亡的線索。”
“可能是我們找錯了方向。”
樓有知說著,自己走到一個書架旁,抬手取下一本冊子。
顧成仁好奇的湊過來看了看,有些疑惑道:“這不是戶部記錄的抄本麼?裡面都是數字,我也就沒怎麼看……這裡面有線索?”
原來,在樓有知的安排下,戶部、吏部,還有欽天監,三個衙署內與天災有關的記載,的確被司禮監太監毀去。
然而在毀去之前,早就留下了抄本。
也正是這些抄本,幫助樓有知挽留住了準備返鄉的顧成仁。
“永泰七年……”
樓有知翻開一頁,片刻後目中精光爆閃:“果然是這樣!”
“你把話說明白點兒。”
顧成仁皺起眉頭,有些不高興了。
“有人在中廳,給我留了一封信箋,上面寫了延緩洞天衰亡的辦法。”
樓有知揉了揉太陽穴。
“什麼?!”
顧成仁驚呼。
“顧老且看這個。”
樓有知將冊子放上桌面,指向了其中一列。
“永泰七年末,濱州有民六百萬有餘……”
顧成仁照著唸了出來,仍舊不解,“有什麼問題麼?”
濱州,是整個大慶面積最小的行省,加上又靠著海,其中大半土地都不適宜農作物生長,故而歷來都是三十行省中人口最少的。
“再看這兒。”
樓有知翻過一頁,“永泰八年末,濱州有民一百八十餘萬。”
“永泰八年的海沸,殺死了濱州的四百二十萬人……”
顧成仁嘆了口氣,“這個我知道,可你不是說,濱州的天災跟陛下沒什麼關係麼。”
“的確沒關係,但問題是,濱州海沸也確確實實殺死了那麼多人!”
樓有知解釋道,“以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