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部分,劍出華山,天馬行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與叢不棄約定的暗號,黑指印的大小、方向、紋路都有嚴格要求,之後的信箋內容也是些莫名其妙的數字,需要密碼解密成真正的辭句,而這密碼本從來不落文字,只存在嶽不群和叢不棄的腦海裡。
片刻後,嶽不群默默唸叨著:東方不敗已生異心,暗行拉攏,吾何以自處……
目光一斂,他抽出一張紙條,左手小指沾了硃砂,在紙條開頭處按了一個赤紅指印,接著提筆寫下一組數字。無非是要叢不棄接受拉攏,但凡事不可冒頭,以繼續潛伏為重。
至於任我行鬧出來的‘三尸腦神丹’之事,無須叢不棄這等絕密臥底通報,早有其餘中級探子報告他。而且,據他估摸,如少林、武當、嵩山等大勢力都會得到訊息,只不過有粗有細罷了。
當然,用毒藥、暗手之類的東西控制教眾的方法,並非任我行原創,不值得大驚小怪,想來各大勢力都是如同嶽不群這般對此事知曉便罷,並不過多注意。
目前嶽不群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統合全真教的各處分支道宮道觀之上,預計再有三兩個月,他就是領袖道門的全真教掌教了。全真教畢竟不同於日月神教那樣的黑*道組織,首領並非‘教主’而是喚作掌門、方丈或掌教,“掌教”雖然比“教主”差了不少,就像“經理”與“老闆”的差別,但是嶽不群同樣掌握了全真教所有武力,嫡系勢力龐大,權位上與“教主”無異,在全真教內部的書面上或許可以暫且記作“掌教真人”,而對外宣傳上,完全可以暗示於不明等人宣稱他為“全真教主”。
到時木已成舟,就算王常月等道德高士心有不滿,他也可以推脫為江湖野人無知,捕風捉影,亂加名號……而王常月等道人本身無力反抗,他再多多撥付資金,支援他們大力擴充套件道學教義,就可安撫下來,讓他們預設了這一事實。
當然,嶽不群也暗暗告誡自己,這不過是小手段,偶然用之尚可,萬萬不能過於依賴,而立足於世最根本的還在於自身的修為……
自從那日長子出生時的偶然頓悟,隱約觸及‘先天靈光’之後,他近來修煉先天功已漸入佳境,一身後天極限的氤氳紫氣開始徐徐蛻變得更為精純晶瑩,似乎更具靈性生機。依他估算,蛻變過程大約會持續一到兩年,而之後完成質變的真氣就是一種‘先天真氣’,或許他獨有的先天真氣可以稱為“先天紫氣”。
同時,內功境界的突破使得他的心神感應和運勁使力愈發精微,繼而推動了他在劍術上的修煉程序,五嶽劍法早已盡數融會貫通。若是使用出來,只怕比之各派掌門人自己所知的本門劍法威力更為精微奧妙,威力無窮。
順理成章的,他接著參悟連城劍法……只不過,連城劍法單以招式精妙而論,其實只能算作五嶽劍法一個等級的上乘劍法,算不上絕世劍法,但在嶽不群細細參悟後發現,連城劍法屬於形意相合之劍術,其精微之處便在於每一劍招與名稱上的唐詩辭句內蘊意境融洽為一,內外相合,表裡相依,相輔相成,才能發揮莫大的威力。但是,劍招萬變,詩句意境同樣萬變,使用者若不能劍招、劍意皆變化自然,根本無法發揮出全部威力。
不僅如此,因為唐詩詩句所描寫的意境神奇瑰麗,包羅永珍,而且很多詩句所描述的意境更是風馬牛不相及,若是劍意沒有銜接融洽,只是將劍招的順序死板硬套,或是胡亂搭配,固然能夠組成各種各樣的新劍法,但能夠有幾分威力卻是難說了。
若說‘太玄經’是給文盲大開綠燈的功法,那麼‘連城劍法’就是讓詩人畫家、博學文士道士這種藝術造詣深厚的人能夠如魚得水的劍法。對於思維一根筋的人來說,修煉‘連城劍法’是痛苦的,很可能根本不得其門而入,甚至數十年勤修苦練,自以為練成之後,卻發現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絕世威力……其實,這是因為僅僅將一個個劍招練得爐火純青,而臨陣對敵之時,仍舊未曾將劍招、劍意合二為一、變化自如。如此只得其形,未得其神,根本沒能將劍法內外完全融會貫通,自然難以發揮超絕威力。
當然,因為連城劍法名稱上唐詩辭句所描述的意境實在太過繁多,上有日月星辰,下有山河草木,中間也有人情悲歡,幾乎是一部‘人與自然’的百科全書,可謂天地萬物無所不包,就算一個人思維想象力如何豐富,也難以將之盡數容納一心,隨心合於劍招。
這時候,就需要此劍法的修煉者自行選擇一種極具包容性的玄妙劍理作為核心,統領或貫穿詩句所蘊含的諸多劍意,就如嶽不群自身以“正奇相合”之劍理將五嶽劍法盡數容納一般。
在嶽不群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