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寒門狀元內,天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敬被重新起用,時隔數年後再次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
內官體系中,或許有人對此不服,但滿朝文武對此基本沒有意見,甚至連內閣首輔梁儲都認為蕭敬是此職的不二人選。
“還以為陛下會因當初之事心生芥蒂,現在看來陛下並沒有太多計較,算是做到任人唯賢!”
梁儲對這件事的評價非常正面。
當然梁儲也會有些遺憾,蕭敬被起用,在他看來劉健和李東陽也可以還朝執政。
梁儲對於權位並無戀棧之心,使得他對於眼下自己首輔的位置不是很看重,一直覺得這職位應該是能者居之。
……
……
蕭敬還朝,讓沈溪輕鬆不少。
內閣中很多事已不需要來請示沈溪,完全可以透過樑儲和蕭敬協商決定。
隨著王瓊抵達京城,三邊總督空缺帶來的問題隨之突顯,而此時距離朱厚照出發前往宣府已沒幾天。
朱厚照打算帶著王守仁一同前去,王守仁也被朱厚照當作三邊總督的最佳人選。
沈溪卻上了奏疏,直接提名宣府巡撫胡璉為三邊總督。
朱厚照斟酌後,同意了沈溪所請,才不到一天時間便做出更迭,胡璉被欽命三邊總制,即刻前往延綏上任。
這重要的差事,既沒有從三邊當地提拔,也沒有按計劃調兵部侍郎王守仁去,而是重用名不見經傳的胡璉,多少讓朝廷上下倍感意外,畢竟對朝中大多數人來說,胡璉是個“初出茅廬”的後輩,當然胡璉的歲數並不小了。
“胡重器沒太多功勞,不過是在山東當了幾個月巡撫,平息響馬,又在西北幫陛下打理軍務,但在中原領兵時瞻前顧後,故步不前,所建功勳甚少,如此提拔怕是人心不服。”
很多老臣覺得此事會引起朝中上下反彈,卻未料連水花都沒濺起一朵。
便在於胡璉本身也為西北軍政體系一員,就算他跟沈溪有不同尋常的關係,算是沈溪的“嫡系”,但朝中大臣往西北安插自己人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相比於以往那些毫無建樹的人來說,胡璉這方面已算行家裡手,至少胡璉在西北打理軍政時沒出過差錯,還協助皇帝完成平草原的關鍵一戰,中原之戰中也沒犯過致命的錯誤,領兵取得不錯的戰績。
王守仁在朝中聲望更高一些,主要在於王守仁出身好,有個差點做閣臣的老爹,再者王守仁資歷也更深厚。
王守仁跟沈溪是同年,相比而言胡璉進朝太晚。
事情公佈後,王守仁沒有任何意見,本來他對於往西北當三邊總督不太開心,三邊總督地位是高,但到底要去邊塞過幾年苦日子,王守仁更願意留在京城當兵部侍郎,這絕對是個優差。
……
……
王瓊回到京城後,兵部就算是正式脫離沈溪的掌控。
但其實兵部事務還是難以避開沈溪的影響,只是從表面上來說,沈溪暫且不用去過問兵部中事,涉及軍務可以直接請示王瓊,或者由王瓊上奏請示,走通政司、內閣、司禮監、皇帝的流程。
王瓊空降為兵部尚書,讓兵部左侍郎的陸完最難接受。
陸完本來被看作是兵部尚書的絕佳人選,畢竟陸完在西北和中原兩戰中也立下大功,奈何皇帝屬意王瓊,讓陸完看不到希望。
跟旁人不同,陸完能力極高,覺得自己身在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太過“屈才”。
就在陸完覺得自己於朝中將不會有大的建樹時,左都御史洪鐘請辭。
朱厚照沒有挽留之意,同樣也沒有經過朝議便批准洪鐘致仕,而接替他的正是陸完。
陸完空缺出來的左侍郎位置,朱厚照交給王守仁,如此一來王守仁“進了一步”,算是對他的補償。
至於兵部右侍郎的位置,朱厚照做出個讓朝野上下震驚不已的決定,讓正七品待詔唐寅接任。
這訊息公佈後,朝野為之譁然。
“一個舉人,就算是解元,卻連進士都不是,能到兵部侍郎這種關鍵性的位置上!還是個年輕後生,論功勞不過是在平草原、倭寇和寧王之亂時做了一點不值一提的小事罷了!”
“簡直敗壞朝綱!”
就算唐寅是沈溪嫡系,很多人不敢跟沈溪正面碰撞,但因這件事實在是有悖朝廷規矩,使得朝中很多言官紛紛上奏,準備跟朱厚照“死諫到底”。
這件事鬧開後,朱厚照對西去宣府多了幾分顧慮。
朱厚照從蕭敬那裡聽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