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寒門狀元內,天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名考生在殿試中的卷子,沒有出現任何意外,全部中選,悉數要呈遞給天子。
也就是說,狀元只會在這十個人中產生。
在李東陽看來,最有可能被皇帝選為狀元的,從禮部會試成績排名,是沈溪、倫文敘、孫緒、豐熙、劉龍和王守仁。
關於倫文敘、豐熙和王守仁的文章,李東陽已基本判斷出是哪篇,心中有數,可對於沈溪、孫緒和豐熙的文章,他卻辨認不出。
最後所有十四名閱卷官聚在一起開了個小會商討一下,刑部尚書白昂突然來了這麼一句:“這沈溪倒是不簡單,殿試之後還能列於前十?”
顯而易見,白昂對於兩天前殿前議事時,他的“正法紀”提議被馬文升等人駁回而耿耿於懷。
其實這件事最大的問題,來自於會元沈溪或許牽扯進了禮部會試鬻題案。
但是,從殿試最終的結果看,雖然不知道哪份卷子是沈溪的,但最起碼,沈溪有進入殿試前十名的實力,儘管沈溪的前十近乎於“保送”,而非從所有殿試文章中層層選拔。
馬文升道:“多說無益,還是早些將前十考卷呈遞陛下,請陛下定奪。”
……
……
三月十六,一天的閱卷忙碌終於結束,因為時間比較晚了,前十名的卷子雖然會呈遞給天子,但當天並不會出最後結果。
三月十七一大清早,所有十四名殿試閱卷官,前往華蓋殿面朝天子。
雖然名義上,殿試前十名的排次是由天子來最終決策,但天子在決定的時候,也會參照殿試閱卷官之意,尤其是朱祐樘這樣喜歡納諫,同時手下還有一群能臣的有為君主。
華蓋殿內,朱祐樘將十份考卷拿起來,道:“朕昨夜連夜審閱過這十份考卷,感觸頗深,今日與眾卿擬定一甲之人選……”
朱祐樘手上所拿的殿試答卷,名義上是他跟士子們問詢的天子致治之法,屬於問策。就算朱祐樘看過這十篇文章後覺得不合心意,也要說“感觸頗深”,是為彰顯君王虛心納諫的寬容之心。
但實際上,朱祐樘已將五到十名的排次列好,最後具體要議的,是一甲前三名和二甲第一名這四個人的排次。
“朕尚且有一事說。”
就在眾臣以為朱祐樘要說天子屬意於何人為狀元時,朱祐樘突然岔開話題,眾殿試閱卷官屏氣凝神聽著,“此番殿試之後,朕決意不遴選庶吉士……”
在禮部會試鬻題案發生後,朱祐樘已不是第一次提出此事,但之前提出並不正式,這次算是一次天子照會,君王的意志不容置疑。
在十四名殿試閱卷官中,大多數人對此並無意見,可李傑、王鏊和焦芳三個翰林學士,對此卻有些看法。
歷來的規矩,殿試之後,要從進士中重新考核,遴選二十名庶吉士補充到翰林院,雖然庶吉士是沒有品階的,可這是一種巨大的榮耀,因為明朝內閣必出翰林院的規矩擺在那兒,這次不遴選庶吉士,那意思是說,除了三甲可入翰林院外,這屆的進士以後別想入內閣,斷了這屆大多數進士位極人臣的盼頭。
可天子已用照會的方式說了,連大臣議論的機會都不給,就算李傑等人心裡覺得不妥,但卻不敢發出任何反對意見。
說過此事之後,朱祐樘才重新把沒排定名次的四份卷子拿起來:“殿試一甲如何,就看眾卿之意。”
劉健作為內閣首輔大臣,最先拿到四份考卷,開啟來看過,一點兒都沒超出想象,其中只有一人可以確定為倫文敘,剩下三人,就是他跟李東陽、謝遷探討過不能明辨身份的沈溪、孫緒和豐熙。
有意思就是,一甲前三名和二甲第一名,就將在這四人中產生。
雖然二甲第一名看起來也榮耀無比,可因為這屆進士中並不遴選庶吉士,一名之差,等於是日後的仕途大相徑庭。
如同王守仁,就算他造詣再大,對朝廷貢獻再多,也因為是弘治十二年的進士,而終生無緣入閣。
劉健看過之後,輪到李東陽和謝遷了。
李東陽看到四份考卷,心裡一嘆,他最推崇的王守仁並沒列在其中。如今皇帝又說了這屆不遴選庶吉士,那意味著,他所屬意的王守仁,這輩子不可能繼承他的衣缽成為內閣輔政大學士了。
等眾殿試閱卷官,把四份卷子都看了一遍,其實每個人心中都大致有數。
在這四篇文章中,唯一知道是誰寫的那篇是倫文敘的,但其實倫文敘的文章質量在四人中居於最末。但除他之外剩下三人,多少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