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寒門狀元內,天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臘月二十一,學塾的期末考試正式進行,這次貼經、墨義題僅各十道,但時文卻有兩篇,一大一小。

大題的題目為“女與回也孰愈”,小題為“不以規矩”。

沈溪略一思索,大題出自《論語·公冶長》篇第八章,全文是“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問一以知十;賜也,問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孔子最著名的教育方法是循循然善誘人,特別會按次序誘導弟子。這是誘導啟發子貢的一段話,讓他和最好的學生顏回比較,是否比得上顏回。子貢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說明比不上顏回,而且回答很形象具體,一是“問一知十”、一是“問一知二”,差距很大。孔子肯定了他回答的正確,極為讚許。

這章書在朱熹註解中,除“女”注音“汝”、“愈、勝也”等文字註解外,後面總註解說:“……問其與回孰愈,以觀其自知之如何?聞一知十,上知之資,生知之亞也。問一知二,中人以上之資,學而知之之才也。子貢平日以己方回,見其不可企及,故喻之如此。夫子以其自知之明,而又不難於自屈,故既然之,又重許之;此其所以終問性與天道,不特問一知二而已也。”

沈溪斟酌再三,先用草稿紙把大題的破題寫好:“以孰愈問賢者,欲其自省也。”

沈溪抓住兩個要點,就是“孰愈”、“自省”。前者是題中的實詞,後者是朱注中的意思,即“觀其自知之如何”?“孰愈”是比較子貢與顏淵,“自省”是啟發子貢的認識,為什麼要啟發他等,然後全文就這個範圍內展開。

而小題“不以規矩”出自《孟子·離婁》篇,章句上有這句話,原章雲:“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問,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離婁》是孟子充分論述仁政、也就是儒家政治制度對國家的重要性,反其道而行之,甚則身弒國亡,不甚亦身危國削,雖孝子賢孫不能改。一上來用“規矩”作個生動的比喻,而且反覆強調這一比喻,這裡原文重在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而此文題只出“不以規矩”四字,作此題不能連下句一起說,只能在此四字上思維發揮。

沈溪心中有了個大概,不過並沒有動筆,先把大題用草稿紙寫完,謄抄到卷子上後才開始繼續,他的破題是:“規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與巧矣。”

破題只有兩句,沈溪先抓住“以”與“不以”正反兩面,以靠規矩,不以靠什麼,只是“明”與“巧”,用一“恃”字,這樣一來便有文章可作了。

整場考試從辰時三刻開始,下午未時三刻結束,前後三個時辰。這場試考完,意味著一個學年的結束,學塾將從明天學生考試成績出來後正式放年假。

等沈溪考完試回家,看到宋小城鬼頭鬼腦地在藥鋪門口等著,沈溪上前,宋小城一臉振奮:“小掌櫃,我人已經找好了。”

“哦。”沈溪點了點頭,“多少?”

宋小城想了想,道:“二十來個,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聽說其中有幾個……之前當過亂賊。我把價碼給他們說了,都願意幹這一票!他們進城前後只要一個時辰,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沈溪眯著眼道:“確定沒問題?他們計劃好從哪個城門進城?幾時動手?出了事誰來承擔責任?若是進出城門遭遇盤查當如何?”

“這個……”

宋小城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

“要做事,首先要籌劃好,而且你這個出面者絕對不能漏底,真要是被官府追究,這罪責可不輕,到時候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吧?”沈溪聲色俱厲地看向宋小城。

宋小城拍著胸脯:“小掌櫃,您這是看不起我……我可不是不講義氣之輩!再者說了,兩位夫人對我那麼好,我能做那忘恩負義之事?”

沈溪皺眉:“什麼兩位夫人對你好,這種話可別在外亂說,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跟孫姨還有我娘有什麼呢。”

宋小城嬉皮笑臉,在沈溪引領下來到藥鋪後門。

沈溪進去,先列了一張行動清單出來,交給宋小城,讓其拿給那些即將進城,準備以暴制暴的打手。

計劃安排得詳細周密,沈溪覺得沒什麼疏漏,稍微放心了些。

過了大約兩個時辰,宋小城找來的這群人趁著日落時分進了城,因為他們本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山記

石頭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