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寒門狀元內,天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熟悉,當年打完佛郎機人,他就是帶著俘虜和繳獲,從這個城門回城。一轉眼三年過去,在這期間發生了許多事情,物是人非,林黛和謝恆奴相繼進門,長子沈平誕生,惠娘遭災被他救出來跟了他,甚至他還去西北死裡逃生走了一遭……
“大人,城裡好像有人追出來了,如何應對?”荊越勒轉馬頭,到了沈溪的馬車旁,朝車窗位置說了一句。
沈溪從視窗往外看了看,果然城門方向有快馬跟隨而出,只有區區兩騎。沈溪道:“叫人攔下,問明情由,過來通稟!”
“是,大人。”
荊越親自帶人前去,過了半晌,荊越重新騎馬追上來,“大人,是泉州府衙的人,他們說吳知府在府衙為您設宴接風,不明白您為何突然出城。”
沈溪道:“某統兵在外,一切以軍務優先,不得滋擾地方……派人去知會一聲,就說本官謝過吳知府好意,但平匪之事刻不容緩,本官時刻留意泉州地方匪患,一有變化,隨時出兵鎮壓,決不留情!”
荊越莫名其妙:“大人,之前不是說過了嗎,這泉州地方根本就沒有大批盜匪,為何……”
沈溪冷目相向。
荊越缺乏政治頭腦,其實沈溪說這番話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說明泉州地方有匪患,而是警告吳晟別動歪腦筋,三軍不是不敢對泉州地方官府動手,真要觸怒沈溪,只要一句“平匪”,他就能接管地方防務,隨便說一句吳晟跟匪寇有牽連,來個先斬後奏,地方官府根本就沒有反抗的餘地。
“照本官的話去通傳!”沈溪道。
“是,大人。”
荊越悻悻而去,跟在沈溪身邊越久他越發現腦子不夠用,好在沈溪現在跟他一樣,一門心思建功立業,荊越也就省去動腦子想這麼做有何意義。
……
……
沈溪當晚駐紮在刺桐港,一方面是將海陸兩路人馬集合一起,避免船隊和陸路兵馬分散,同時以防不測。
但這種不測,只是沈溪心懷警惕。
以吳晟那年邁體衰的模樣,動一點歪心思恭維一番,讓沈溪與他一同聯名上奏尚可,鼓動士紳百姓與官軍對抗他卻如何也不敢。
但就算吳晟沒膽,沈溪也要防備別人可能會藉機挑唆生事,這裡是張濂餘黨所在的地方,當初沈溪懲辦的只有張濂,與張濂利益相關的人不在少數。
當晚,沈溪在中軍大帳秉燭看公文,有人通報,說“蔡鎮守”派人來見。
“蔡鎮守?”
沈溪仔細想了想,才想起所謂的“蔡鎮守”是永寧衛鎮守太監蔡林。
當初沈溪奉旨南下,從泉州府返鄉後不久又從汀州殺了個回馬槍,利用泉州衛指揮使王禾的兵馬,將知府張濂等人拿下,蔡林那會兒還眼巴巴跑來幫張濂脫罪。後來沈溪才知曉,蔡太監根本不是幫張濂說話,而是怕惹火燒身,在被沈溪威逼利誘後,蔡太監立即倒向沈溪,甚至在張濂的罪狀上畫押坐實,落井下石。
在那以後,王禾高升去了湖廣都指揮使司擔任都指揮同知,前途不可限量,蔡林則憋屈得緊,他一個老太監,大字不識一個,再加上與佛郎機人一戰中永寧衛根本未出兵,寸功未得,以至於蔡林現在還窩在永寧衛這偏僻之地。
蔡林來給沈溪送禮,一方面是為了表示親近,二來則是想讓沈溪幫忙,讓他可以調回京城,或者是去一些相對富庶的地方。
“大人,信使在外面,要不要接見?”
荊越請示道,此時沈溪正在看蔡林的來信。
蔡林不敢親自來見沈溪,這跟當初他急著到泉州衛聲討沈溪時的態度截然不同。
那時蔡太監把沈溪當作是一個亂來的毛頭小子,站在一個上官的立場上想治沈溪的罪。可現在情況卻截然相反,沈溪變成了上官,對於上官途經自己的鎮守地,蔡太監不敢擅離職守避免被人做文章,只能眼巴巴寫信來,順帶送上“薄禮”,以求能得到沈溪賜見。
就算沈溪不見,也希望請沈溪這個“故人”幫他多美言幾句。
沈溪看完信後微微搖頭。蔡林識字不多,寫不出完整的信函,只有請人按照他的轉述寫成,如此這種信就不再是普通的私人信件,而成為公函……蔡林怎麼敢在公函中公然提到行賄和請託之事?
“信使不見罷!”
沈溪吩咐道,“讓信使替本官帶一句話回去,告之蔡鎮守,朝廷體念他鎮守一方的辛苦,本官平息東南匪寇之日,將在功勞簿上記他一筆。”
空頭許諾,沈溪並沒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