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章 鏽色,民國逆襲,銅錢道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888年,也就是北洋水師成立的那一年,英國派出了1700多人入侵西藏地區。
西藏地方政府對這些英國人是非常反感的,首領們不喜歡外人來打擾他們。西藏地方政府集結了1萬多人抵抗英軍,但是由於裝備差距太大,沒能擋住英軍。此時本應站出來的清廷卻讓步了,在對日問題上為了贏得英國的支援,清廷選擇了讓步。1890年,清廷和英國簽訂了《藏印條約》。注意這個條約的名稱,這是英國人挖了一個外交大坑,清廷傻乎乎的跳了進去。
在19世紀末期,年輕的十三世達賴開始親政(此達賴非彼達賴)。達賴親政以後,對英國人的侵略行為耿耿於懷。此時這個年輕人產生了錯誤的判斷,在不瞭解國際形勢的情況下,達賴認為俄國人是可以信任的。
達賴準備聯合沙俄對抗英國,問題在於沙俄是一個不講任何誠信而且侵略成性的野蠻國家。英國透過自己的情報渠道得知了達賴的打算,決不能讓俄國人插手西藏事務。
1903年10月,3000英軍從印度出發入侵西藏。
當時清廷剛剛經過甲午戰爭和庚子戰爭,清廷已經沒有力量估計西南方的戰爭。
西藏人民英勇反抗,但依然阻擋不了英軍的進擊,不斷的丟失土地,之後一直打到了拉薩的門戶――江孜,在那裡展開了非常血腥的江孜保衛戰。
江孜保衛戰從1904年4月開始到7月結束,持續了大約100天,是西藏近代史上抗擊外國侵略者規模最大、最為慘烈悲壯的戰鬥。
7月14日,麥克唐納率英軍從江孜出發,長驅直入拉薩。
8月3日,英軍佔領拉薩。
9月7日,西藏地方政府被迫與英方簽訂了《拉薩條約》。條款中隱藏著排斥某國對西藏的主權,建立英國對西藏的保護關係的陰謀。清政府覺察到了英國的險惡用心。1905年,清政府任命唐紹儀為全權代表,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談判,1906年4月27日在北京與英國簽訂了《中英續訂藏印條約》(即《北京條約》)。
英帝國透過兩次侵藏戰爭,攫取了種種在藏特權,為英國後來在西藏從事分裂活動提供了條件,同時給某國造成了嚴重的邊疆危機,為以後邊界糾紛埋下了禍根。
藏軍雖然使用的是英國的武器,招募的英國的教官,但是藏軍始終對英國人存有警惕心。
在為了讓藏軍跟薩南康省的新軍對抗的時候最大限度的給藏軍放血,所以英軍駐印部隊長官便寫信告知那些被藏軍招募的英國軍官,讓他們將瘋狂一分鐘戰術教授給藏軍。
先不論英軍那邊到底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思,藏軍的意思是最起碼我學到了這個,以後跟英國人打的話,也多了一項本事,而且只要學會了這個,以後在對上英國人,最起碼對英國人這項技術有一個防備,所以藏軍得到了這一項技術以後,這些精銳的部隊全部苦練這種瘋狂一分鐘戰術。
但是如果要練這種戰術的話,肯定要進行實彈訓練,但是實彈訓練,子彈的消耗就十分的大,平時的話基本上都是空拉槍栓,這樣不斷練習快速拉槍栓,只有在作戰的時候才會動用這項技術,而且這項技術也不能輕易動用,因為槍都是進口的,那子彈肯定也全都是從印度那邊進口過來的,這都是錢,都很貴的。
現在民國的各省軍隊,平時的實彈訓練其實特別的少,平時的訓練他們基本上練的就是空拉槍栓,在端槍的時候在槍桿上用繩子繫著一塊磚頭,來練舉槍的穩定性。
都很少會進行實彈訓練,炮兵也是,炮兵只能去定期的申請數額,看能打幾發炮彈,而平時的話,基本上練的就是怎麼快速的移動火炮,然後怎麼挖陣地,就練這些。
而藏軍呢,他們就算是練習到了這項技術,在那平時基本上也就空拉槍栓,只有在真正的戰鬥的時候才能配發定量的子彈。
在瘋狂一分鐘的時候,一分鐘之內打出將近30發子彈,但是藏軍每人身上帶的子彈只有50發。
這種配彈量已經相當多了,他比同時代的軍閥裡面計程車兵和後來的國民革命軍以及奉軍什麼的,以及新4軍和8路軍的子彈配的都要足了,這還是因為他們知道這種戰術需要大量子彈,才會配發這些。
但是這種戰術太過消耗彈藥,本來彈藥的儲備就不多,一發一發的打那肯定能打很久,但如果用這戰術,你就算是不打30發,你打20發吧,基本上彈藥就已經沒了快一半了,那剩下的子彈就不能施展這種戰術了。
所以也沒法一開始就用,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