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魚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 步步診斷,登門道歉來了,苟在診所練醫術,江邊魚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思瑩,你給患者檢查一下腹股溝。”
李敬生自然不會冒失的上手給人家女病人檢查。
雖說這麼幹可以,但是很容易發生矛盾。
萬一女患者一口咬定醫生佔她便宜,被她丈夫打都有可能。
開診所更需要小心翼翼,一些細節方面不能有任何冒險行為。
韓思瑩給她摸了摸腹股溝。
“師父,她的腹股溝好像有小的包塊耶!”
“我看看!”
李敬生一聽到發現了包塊,精神一振。
他一臉嚴肅的動手摸向患者的腹股溝。患者本人聽到有包塊,感到有些緊張,同時也有些尷尬。
李敬生檢查後,臉色卻是更加凝重了幾分。
之所以親自動手檢查,是因為韓思瑩的水平還很有限,很難摸出患者的真實狀況。
包塊的性質,大小,數量等等,這些都需要他詳細瞭解後才能做出精確診斷。
透過檢查,他在患者的雙腹股溝足足摸到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包塊。
最大的直徑在2厘米以上,小的比綠豆稍大。
包塊的質地堅硬。
觸控時,患者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痛感。
而且那些包塊沒有粘連。
能稍微活動。
“你平時洗澡應該也能摸到吧?”
李敬生看向患者。
“能摸到一些,我以為是正常的,也不痛不癢,就沒有管它們。李醫生,這些包塊是癌嗎?”她小聲的問道。
能看得出來,她的心中充滿恐懼。
病了這麼久,這次到醫院治療不見好轉,現在又查出了包塊,都讓她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這只是淋巴結,不是癌。”
李敬生安慰患者。
實際上,他心裡面還是比較傾向於腫瘤。
倒不是說腹股溝的這些淋巴結,而是懷疑患者體內長有腫瘤。
能讓人瘦成這樣,良性腫瘤一般很少有這個能力。
只有惡性腫瘤,它們瘋狂的自我複製,大量消耗人體的營養,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但是患者的症狀和查體情況,又不像是惡性腫瘤。
李敬生在考慮著患者的病灶究竟在哪。
頸部、腋下的淋巴均無異常,僅有腹股溝出現多個淋巴結,說明病灶很可能在下腹腔或腰部以下位置。
下腹腔的器官並不是很多。
子宮、卵巢、膀胱等。
讓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子宮病變。女性子宮癌目前仍是女性的頭號殺手,與乳腺癌稱之為黑白雙煞。
這也是為什麼宮頸癌疫苗一經問世,便受到無數女性的熱捧。
哪怕是那些已經絕經的五六十歲女性,也恨不得給自己打幾針這個疫苗。
“我們到外面說吧!”
李敬生示意患者把衣服和褲子整理好,他先行走了出去。
如果患者得的是惡性腫瘤,拖了這麼多年,不可能還沒出現疼痛症狀。不管是哪種惡性腫瘤,都會伴隨疼痛。
越到後面越痛。
癌痛的疼痛等級甚至有可能超過分娩帶來的疼痛。
病人除了沒出現身體明顯疼痛以外,只有腹股溝出現淋巴結也是一個很好的訊號。
癌症或者惡性疾病,往往會伴隨全身多處淋巴腫大。
還有,病人沒經過任何治療,帶病生存這麼長時間依然能吃能睡能工作,一直活著,也不像是惡性腫瘤的作風。
綜上三點,李敬生大膽推斷,患者得的應該不是惡性腫瘤。
那麼就只剩下良性腫瘤的可能。
良性腫瘤一般也不會造成患者的身體長期發熱呀,消耗患者的身體營養那是肯定的。
這與患者的症狀明顯不符。
既不是惡性腫瘤,也不是良性腫瘤,那會是什麼病?
無端消耗患者的營養,除了腫瘤,就只剩下寄生蟲。
她要是查個二便常規就好了。
至少能夠初步排除很多問題。
以李敬生現在的消化內科診斷能力,基本可以斷定她的症狀不是寄生蟲所為。
如果寄生蟲這一病因也排除的話,那麼導致她的身體消瘦就只剩下營養丟失這一條了。
身體的消化系統有可能出現問題,導致身體的重要營養成分丟失。
比如蛋白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