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人情·世故,老山文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堂的人,羨煞多少苦戀四個四年仍以單身告終,承受每夜不知該向左睡靠右睡的悵惘的苦主。鼓舞了多少沒有一千二百三十磅體重、但受過外貌歧視的人——別人能,我也能。

這些從來只落得以奇聞方式報道、佔版面幾百字的新聞,比勵志電影效力更宏大。對,愛情片有時很像真實人生,如臺灣詩人蔣勳所言:人與人之間,不是生離,就是死別,並沒有第三種結局。愛情片一樣,不是以虛構的生離死別煽動真實的眼淚,就是描寫多翻折騰以後有情人排除萬難終成眷屬。

那林林總總萬難的因緣,其中一個主題是外貌,不是肥就是醜。王晶有套以豬扒為名的笑片,找來很多美女做主角,包括大美人李嘉欣扮醜女。當然,在王晶導演筒下,早預了她們最終得到白馬王子歡心,必然難逃豬扒爭氣變回美女的結局,才有條件找到幸福。

那種勵志,沒有告訴我們,愛情或遲或早會光臨;而是講條件,夠條件,就夠資格在感情路上逆反勝。這是什麼勵志,這是糖衣毒藥,美容院與瘦身院該付廣告費。歧視的成分,一如過去很多輕喜劇的角色,所有幫助搞笑的斷背男,最後分得一個有情人戲份,都是忽然以覺今是而昨非棄暗投明的姿態,才有好下場。

作為杜琪峰韋家輝迷,也不得不對《瘦身男女》最後多了條為美而美的尾巴覺得遺憾。鄭秀文要拼命減掉兩百鎊,否則不敢再見舊男友,很符合殘酷的現實;但為愛而受苦之後,感人的是她選擇了在瘦身路上扶持她的肥仔劉德華,反而不再愛那外在條件優勝的鋼琴家。

可惜,電影容不下外觀不匹配的愛人,鄭秀文沒有嫌肥佬肥,鏡頭卻怕觀眾嫌整套電影劉華沒有回覆帥哥的一面,最後相擁一幕,劉德華也已瘦身成功,銀幕上的浪漫是俊男美女的專利。但,假如,劉華依然以肥佬的身軀抱住瘦文親吻,是否更感人,更予人

以愛可與外在條件無關的鼓勵?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無端端端午節

佛誕成為香港法定公眾假期,不過是十年前的事,端午節放假一天卻已是出孃胎以來的習慣。比較起來,佛教對華人社會的宗教生活文化藝術,影響力遠超過屈原一死。母親信佛,每年佛誕從沒有舉辦家庭大聚餐,倒是端午節,依然要回家吃那些肥膩的飯糰,記憶中沒有人提過屈原。划龍舟,本來是要保護屈原全屍,後來變成比個高低的競賽,屈原泉下有之,不曉得會不會叫屈。都算了吧,競賽就競賽,反正當年屈大夫也是列國競賽遊戲中的核心人物。

那麼多節日當中,最不服氣的就是這個端午節,二字記之曰:“不化”。為怕屈原死後肉身給江中的魚蝦蟹吃剩白骨一副,用多葉舟大鑼大鼓來嚇跑這些掠食者,真會有效?嚇得一群,尚有千千萬萬群逐肉而噬,即使河中無魚,那屍身還是會腐化,腐化於生物肚裡與水分子之中,都是自然現象,帝力於此何有別哉?

不化吶,《離騷》文字再美,文學成就有多高,從來不曾為此感動過。杜甫為憂國憂民寫到艱難苦恨繁霜鬢,只因沒有為君王不濟事而自殺,不能福廕後代勞工階層得享有薪假期,這是什麼道理。屈原為楚懷王不言聽計從,被秦國軟禁,便憂憤輕生,為一姓之天下愚忠到這地步,不但不化,更有立壞榜樣之嫌。不是說民為重,君為輕嗎?要為社稷著想,自信有才的話,何不留在民間活動,一家之天儘管被捅穿了垮下來,也可以救民於水火。這種輕生,跡近自我成全一個浪漫的神話,殊不可取。可就是這樣,才是中國人喜見樂聞的轟烈,才贏到一個假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你看人好人看你好

逛過故宮,還有誰渴望做皇帝?

地方實在太大,也太小。太大,因為一個皇帝,在睡房中忽然想私訪一下其中一位愛人,要走多遠的地方?即使是正室,傳旨叫皇后過門,也得有人備轎從坤寧宮抬過來。雖則隨傳隨到,那距離也等如從好萊塢道以西盡頭走到蘭桂坊,等得來興頭都怕冷了。

想沉思默想批奏摺,不是我們從客廳到書房那麼方便,那稍移玉步,是從一個殿到另一個殿,殿與殿之間要步行的話,也好算是龍體的一場運動了。每個殿裡每個廳堂每間房也有幾寸高的門坎要跨過,據說那是為了製造莊嚴的氣氛而設計。康熙曾不耐煩想砍掉,砍了沒多久也要維持這欺人的設計,不知道有多少人曾不小心在此摔了一跤。

想在宮內遊玩一下,花園多的是,卻又遠又大,看起來比尋常百姓家好福氣,但本來只想往花園走走而已,沒有郊遊的打算啊。何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