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0部分,高升,北方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喜歡上了這兒,便拜了當時寺裡的主持為師,剃度在這兒當了和尚,就此留了下來,被他師父賜法號‘傳光’。傳光法師後來繼承了他師父的衣缽,在寺裡當了主持,他又把自己以前的做菜手藝跟佛道結合起來,潛心研究,弄出來了一個素席,其中有幾個拿手菜,做的確實不錯!而且,傳光大師做素席所用的蔬菜全部都用他和他的徒弟開墾出來的菜園子裡,自己種的菜做的,絕對不用化學肥料,也不用農藥,可以說是純正的綠色食品了。我們王書記就很喜歡傳光大師做的菜,每過一段時間,都要來這兒吃一次呢!”

陳慶東笑道:“原來傳光大師還有這手絕活,機會難得啊,那就更加要去嚐嚐傳光大師的素席了!”

瓦屋山是南武縣的一個風景區,進入是要收門票的,但是站在門崗前收票的大爺顯然是認識鍾永明,距離還大老遠呢就主動迎了上來,躬身作揖的給鍾永明等人打了招呼。

陳慶東他們當然也不用買門票,就走了進去。

上了山之後,陳慶東發現這兒的環境確實挺不錯,雖然開發的有點少,沒有多少建築,但是那種天然的自然環境卻還是很吸引人的。只不過這兒的遊客卻非常少,他們在剛進山的時候還碰到了幾個遊客,但是上了山之後,就看不到其他的人了!

陳慶東開玩笑道:“鍾主任,你該不會為了讓我們上山,提前把山上的遊客肅清了吧?”

鍾永明笑道:“如果真的有必要肅清的話,那我還真的是挺高興的!其實是這個瓦屋山上的遊客太少,只有在幾個傳統節日的時候,有不少遊客到這兒來上香,平常的時候,到這兒來玩的遊客還真是不多。其實這兒的門票倒是不貴,一張成人票只要十塊錢,小孩子減半,一般的老百姓能消費的起。之所以到這兒來旅遊的人這麼少,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這兒的開發力度不夠,能吸引人的景點不多,另外一個原因可能還是因為交通不行吧。遊客到這兒來一趟挺不方便,而且還顛簸的厲害,也非常影響遊客的熱情,我們縣的旅遊業自然也是大大受挫啊!”

陳慶東道:“我記得有一句宣傳語是這麼說的:要致富,先修路。看來,這句話雖然說的直白,但還是挺有道理的!”

鍾永明笑道:“是啊,這句話說的實在是太對了!”

明月寺就建在瓦屋山半山腰的一片平地上,是一個兩進兩出的四合院模樣的建築,是磚木結構的,看起來也聽有些年份了,另外還有一些很明顯的後來修補的痕跡。

進了院子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棵粗壯的銀杏樹,一個成年人是肯定合抱不起來的。眾所周知,銀杏樹的生長是極其緩慢的,這麼一棵粗壯的銀杏樹,少說也已經有上百年的樹齡了。

正對著寺廟門口的是一座大約有十米高的正殿,兩邊則是幾間偏殿,在正殿的後面還有另外一出院子,想必是寺裡的和尚們吃飯、休息的所在。

這個明月寺給陳慶東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錯,古色古香的,雖然有些破敗,但卻給人一種深山小寺的幽靜之感。

在南武這麼一個小縣城,能有這麼一座寺廟,也真的算是十分難得了。

這個時候,一個穿著黑色禪衣,腳踩一雙布鞋的中年男子從正殿裡走了出來。鍾永明在陳慶東旁邊介紹道:“陳科長,這位就是傳光大師了。”

這時候,傳光大師也已經走近了,陳慶東便仔細打量了一下這位傳光大師,見其四十多歲的樣子,並沒有像陳慶東想象中的一樣留著光頭,頭上還是有一層短短的頭髮,臉色很白,人長得倒是頗為清秀,而且很有一些世外高人的感覺。

鍾永明說傳光大師出家之前是個廚師,後來又潛心研究,做出來了一桌很不錯的素席,但是陳慶東從傳光大師身上還真的是看不出來什麼煙火氣,尤其是看不出來他以前竟然是個廚師。

想到這一點,陳慶東不禁微微一笑,知道自己是又犯了先入為主的毛病,誰說做廚師的就一定是五大三粗的人?其實還是有一些廚師是帥哥,甚至是美女呢嘛!

從第一印象,陳慶東就對傳光大師充滿了好感。

傳光大師走到鍾永明他們面前,雙手合十行了個禮,微微一笑,說道:“鍾主任,好久不見了。”然後又對陳慶東等人微笑示意了一下,給人的感覺如沐春風,十分不錯。

鍾永明看起來對這位傳光大師也挺尊重,同樣雙手合十回了個禮,口中說道:“好久不見,傳光大師,近來可還好啊?”

“還好。”傳光大師似乎話語不多,而且語氣不卑不吭,並沒有因為鍾永明是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