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船怎能不靠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九章 未來的喜劇天王,華娛之隨心所欲,划船怎能不靠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9月末的幾天,顧衛在京城除了忙活自己公司的事情外,陸續參加了兩場電影的首映式。
第一場是25號上映,徐爭執導並主演的【人在囧途之港囧】。
本來顧衛跟徐爭沒什麼交情,倆人之前也沒有過合作,完全不認識。
只是【光線傳媒】的王總極力邀請他參加,顧衛不好拂了王常田的面子,只好前去助陣。
不過整個首映式他都比較低調,安靜的過去,坐在臺下看了電影,首映式結束後跟老王打個招呼就離開了。
當然中間少不了被媒體抓住,問他觀影的感受如何,顧衛很給面子的對電影一頓誇。
但實際上在顧衛看來【港囧】的質量比較一般,沒有【泰囧】那麼驚豔。
作為【人在囧途】的第三部,說實話有點砸了這個系列的口碑。
首先徐爭在【港囧】中已經不滿足於單純的搞笑,他想透過電影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
就是中年男人對青春的懷念以及對生活的反思。
所有的笑料都是圍繞這個中心思想展開的。
並不是說他這麼做不好,電影確實應該表達一些東西,讓觀眾看完有所收穫。
但關鍵在於他有點過於追求這種表達,忽視了喜劇片真正吸引觀眾的地方,就是一定要好笑。
【泰囧】之所以成功,跟片子裡想表達的內容無關,是從頭到尾巧妙的包袱設計和密集的笑點。
觀眾進了電影院,從電影開始到結束一刻不停的大笑。
這才是吸引大家觀看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想看電影裡有什麼可以說服教育自己的東西。
而相對於第二部,【港囧】的包袱就有些敷衍了,有種生搬硬套的感覺,沒有【泰囧】那麼自然。
再有就是包貝兒的觀眾緣跟王保強比還是差的太多。
同樣的情節,王保強演的話大家就能接受,換成包貝兒觀眾就可能產生厭煩情緒,這完全是因為演員本身在觀眾心中不同的形象造成的。
不過雖然有諸多缺點,【港囧】作為萬眾期待的【囧】系列第三部,上映之後成績還是非常好。
首映當天票房破2億,之後週六週日兩天票房分別高達24億、22億。
首週三天票房66億。
這個兇猛的勢頭甚至還要強於現在的票房冠軍【捉妖記】上映的時候。
畢竟【捉妖記】最高單日票房也沒有超過2億。
就在大家期待【港囧】會不會創造新的票房紀錄的時候,第二週週一電影的票房成績從22億直接跌到9124萬,腰斬都不止。
而且網路上的風評也不是太好,其中網友發出質疑最多的,就是為什麼不用王保強和不如【泰囧】好笑。
這時候大家也知道這部電影票房會很好,不過破紀錄肯定是沒戲了。
顧衛參加的第二場首映禮則用心很多。
他受沈藤的邀請,參加30號上映的【夏洛特煩惱】的首映式。
雖然跟【開心麻花】沒交情,但是他跟沈藤關係好啊,而且閆非、彭大魔兩位導演拍的【西紅柿首富】後期還沒製作好。
顧衛還等著兩位導演忙乎完【夏洛特煩惱】好回到他那老老實實幹活呢。
首映式當天,顧衛的出現屬實有點出乎在場新聞媒體的意料。
前兩天他出席【港囧】的首映式也有被報道,不過那部電影畢竟是曾經的票房冠軍【泰囧】的續集,徐爭導演也是圈內大咖。
顧衛出現捧場大家並不意外。
但是【夏洛特煩惱】不同。
從出品公司【開心麻花】到導演閆非、彭大魔,再到男女主角沈藤、瑪麗。
說沒名氣吧,不對。
【開心麻花】包括兩位導演在舞臺劇領域名氣非常大。
沈藤、瑪麗更是多次上過春晚的著名笑星。
只是他們在【夏洛特煩惱】之前都跟電影不沾邊,大家都是電影圈的新人。
沈藤之前倒是演過幾次電影,都是小配角或者客串,真正做主角這是第一回。
所以【夏洛特煩惱】到底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別說媒體和觀眾,就連他們自己心裡也沒多少信心。
“藤哥,恭喜啊,電影終於就要上映了,未來的喜劇之王冉冉升起了!”
顧衛笑呵呵的打趣沈藤。
“可不行這麼說,這不捧殺我麼,不敢當,不敢當!”
沈藤連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