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船怎能不靠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五章 名叫金錢的光環,華娛之隨心所欲,划船怎能不靠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位元組跳動】融資成功,顧衛的身價暴漲一截,但他對此卻沒有太大的感覺。

身價暴漲百億,甚至不如五年前他賣了京東域名,賺的第一桶金,來的讓他高興。

目前顧衛名下的財富,最大的現金進項,還是【衛明天下】公司每年持續賺取的金錢。

他本人做明星的收入也包含在內,每年都有數億甚至是十數億以上的純利潤。

這兩年因為公司發展的越來越好,他身邊也有人勸過他要不要拉其他資本進場,把【衛明天下】做大做強,最後上市。

顧衛考慮了一下就拒絕了這個提議。

首先,他創立公司最初的目的是為他個人服務,【衛明天下】公司的前身就是他的個人工作室。

後來隨著公司的逐漸發展壯大,顧衛靠著先知先覺的長遠目光,弄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爆款影視劇,才有現在的規模。

但即便如此,顧衛也沒有忘記建立公司的初衷:服務於他本人,能按照他的意志去執行才是關鍵,賺錢只是完成目的後帶來的好處之一。

其次,也是最關鍵的,娛樂圈的公司上市,最終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賺錢,用別人的錢來拍自己的劇,最後贏得更大的利益。

當公司有一個好的業績時,股票大漲,作為大股東,擁有的財富也會水漲船高。

看起來很好,但要知道,國內的影視公司天然就有他的極限所在,這是市場的大小決定的,並不被人的意志所左右。

國內影視行業市場的總市值在其他行業面前根本不算什麼,是所謂的弟中弟。

顧衛之前看過一篇2022年的官方資料包表。

我國規模排名前十的行業分別是:製造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運輸業、資訊科技行業、能源行業、醫療行業。

顧衛所在的影視行業跟這些大哥們比起來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說個資料就清楚了,顧衛的【衛明天下】現在成績這麼好,如果上市,市值也肯定能在百億以上,而整個影視行業目前市值最高的是【華藝兄弟】,股價最高的時候大概800多億的市值。

國內整個影視行業的總體規模大概在數萬億上下。

但不說別的,就大家知道的網際網路行業裡的一些有名的公司,阿里、藤訊、甚至是未來的【位元組跳動】,他們每家公司的市值都在萬億以上,幾家公司加起來比國內影視行業的總市值還要高。

更不用說房地產行業的恆達,光是欠債就高達兩萬億,把國內所有影視公司賣了都不夠還這一家公司的欠債。

所以說,在娛樂圈,你可以出名、賺錢、追求藝術生命,但想靠著影視公司成為級別的富豪那是想都別想。

淺水養不了蛟龍。

華藝兄弟在公司市值最高的那幾年為什麼想去弄什麼影視小鎮,就是他們看到蓋房子比拍電影來的更賺錢。

這個市場池子就這麼大,就算錢都被你一個人賺了,跟其他行業的大佬比也是小弟。

這些年娛樂圈之所以這麼火,只是因為這個行業天然就是一個吸引目光的行業,明星賺的錢是很多,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都有,但再往上走就不是他們能達到的了。

顧衛開公司做明星賺了很多錢,已經可以讓他享受到頂級富豪的生活,這輩子不用為錢去發愁。

而在身價上面,就算他努力把【衛明天下】做上市,最後市值可能還不如自己在【位元組跳動】裡的股份價值高。

更不用說他本身還有【米哈遊】的股份,這些年用賺來的錢買藤訊、茅臺的股票,現在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有了這些,顧衛再去辛辛苦苦的把【衛明天下】弄上市,就完全沒有那個必要了。

他不看重上市後身價的提升,投拍影視劇也不缺錢,公司本身又是個現金母牛,這些種種也是他不想公司上市的真正原因。

如果一開始的目的是賺最多的錢,那顧衛就不應該當什麼明星,他應該去網際網路行業打拼,一次次融資上市後轉戰製造業,造手機和汽車,這個路子才能成為真正的大佬。

當然,顧衛也知道自己沒那個能力,以他自身的條件,做大明星就很好。

他本身也喜歡做明星的生活,可以透過飾演不同的角色,體驗各種不一樣的人生,又有無數的粉絲和觀眾喜歡、崇拜自己,對於顧衛來講,做明星、演員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公司的會議室裡,顧衛坐在主位,楊麗雯是左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