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派向日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前後夾擊,嫡女善謀,御夫有道,樂天派向日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另一廂,荊南節度使武英正在向仁宗彙報軍情。 “官家,太子殿下已於清晨對起義軍發起攻擊,但太尉卻在洞庭湖北側鄂州一帶遭到流民的拼死抵抗。” 仁宗蹙眉問道:“流民?” “是,有五千人之眾。太尉昨晚本欲從北側穿插到洞庭湖,兵分五路於黎明上島突襲,卻在山區受阻。據傳信人稱,那夥流民佔據天險,駐防手法頗像軍中慣用手段,同時還有流火炮加持,故太尉一時攻不下來。” 仁宗再次震驚,李賦作戰能力數一數二,連他帶兵都被阻攔下來,可見這些流民多麼的窮兇極惡。 他不解的問:“區區五千人就能抵擋住萬人之師?” 武英解釋道:“山路本就狹窄,我軍只能分批透過。敵方先用流火炮開路,再以騎兵突襲,太尉一時間被打的措手不及。據說......” 仁宗見他神色猶豫,沉聲說道:“此地沒有外人,你但說無妨。” “臣聽說那騎兵驍勇善戰,善於迂迴穿插,頗像金國人的騎兵打法。” 仁宗也陷入沉思,這群“流民”有軍中的防禦手段,還有金國人的騎兵,鄂州節度使卻沒報過,處處透著蹊蹺。 他讓劉公公拿來輿圖,“你給朕指一下,太尉在哪遭到抵抗?” 武英上前指向鄂州的一片山區,那裡幅員遼闊,但想到達洞庭必須穿過一段狹窄的山路。 仁宗的視線卻移到山上,問道:“上方的綠地可是茶園?” 武英確認了一下,肯定的回答:“臣聽聞鄂州山區有上百個私營茶園,哦,還有朝廷設立的合同茶場。” 這些數以百計的私人茶園中,多數都屬於官僚士紳,正經茶農經營的只是極少數。 合同茶場交易的內容並不是茶葉,而是各地茶商們的運銷。茶商們獲得“茶引”後,只需繳納一成的引稅,便可獲取茶葉專賣的資格。 為嚴格管理茶場,仁宗曾經頒佈了《監買茶場官賞罰條式》,杜絕官員私下經營茶場。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官員們便讓族親購買“茶引”,興建茶場,對外銷售,從中謀取暴利。 仁宗點了點輿圖,說道:“茶為國本,朕不許官員私自售賣,卻有軍隊和外邦人在此經營,可見這上百個茶園都已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哼,就因為太尉帶兵行蹤隱藏的好,他們未提前獲取到訊息,八成以為有賊寇突襲,所以才敢殊死抵抗。倘若有人跑風漏氣,朕還真抓不到這些叛國牟利之人。” 武英低頭不語,他雖身處江陵一帶,卻早就聽聞鄂州官員鉅富,個個田產商鋪遍佈州府,想來都是透過這些勾當獲利。 他沒想到的是,這些人居然貪心不足,還偷偷將茶葉私售給外邦人,這得造成朝廷多少稅收損失! 仁宗冷笑著說:“前有茶場流民,後有佔島為王的鄉紳,這鄂州、荊北一帶還真是讓朕大開眼界。朝廷斥巨資養的這些守軍,估計都去給茶商和鄉紳當看門狗了,淨是些吃裡爬外的東西。” “武英,你調一半兵力去支援太尉,朕就這在等著,看他們如何反擊?” 武英震驚的說道:“官家不可,臣怎能將您獨自留在這虎狼之地。” 仁宗擺了擺手:“百姓都水深火熱了,朕還如何能高枕無憂,不一舉除去毒瘤,朕寢食難安。” 而後他又召來王承範:“傳朕手諭,招鄂州節度使張軒、知州王珉、通判劉禹舟到承天寺面聖。武英,你再清點五千人與王承範同行,先到荊州與宰相匯合,再去傳旨,若有違抗聖令者,斬立決!” 荊南守兵只有兩萬人,一萬人前去支援太尉,五千人隨宰相宣旨,那就只剩下五千人駐守此地。 軍令不可違,武英和王承範只能跪下接旨。 兩人走後,本在外圍駐守的軍隊都匯攏到承天寺附近,就近保護仁宗安全。 寺內眾人突然發現警備變嚴,心知定是出事了,大家都人心惶惶。 到了晚課時間,仁宗安然坐在大殿內聆聽誦經,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好像完全不受外界干擾。 沈伯爺緊張地拽了拽女兒的衣袖,問道:“外面怎麼突然來了那麼多官兵,是不是有人要行刺啊,剛才皇后娘娘把你叫過去有沒有說些什麼?” 沈雲舒小聲回道:“父親,妄議官家和皇后娘娘是重罪,不該問的事情您還是別問了。” 曲氏雖然也有些害怕,但女兒既然沒說,就定然沒有危險。 “伯爺,你還是聽聽誦經吧,平心靜氣,不要胡思亂想。” 沈伯爺知道女兒口風緊,問不出來也就只能作罷。 過了酉時,寺院的晚課才結束。 本就是冬季,承天寺主殿較大,還沒有足夠的炭火,眾人都覺得飢寒交迫,叫苦不迭。 仁宗和郭後沒有要走的意思,依然在殿內與方丈討論佛法,看不出半分擔心,其他人也只能靜靜的陪著。 有些耐不住寒的人只能頻頻喝茶水,結果喝的越多越想上茅房,裡外來回跑,反而更冷了…… 趙青宸已經換上皇城司的官服,他快步走進殿內,附在仁宗耳側說道:“宰相回信,知州王珉和通判劉禹舟已經在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