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見血的交鋒
龍孫繞鳳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不見血的交鋒,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龍孫繞鳳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爭進行到這一步,劉禪其實已不打算靠武力取公安。
他現在已經擁有不靠武力達成目標的資本,再動武便弊大於利了。
一是公安尚有兩萬餘吳軍,水軍精銳也還在,強攻損失太大。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蔣欽的部隊是被自己設計騙回去了,並不是滅了,被他們識破之後這些戰力還可以補充過來。
而且荊州經過戰爭動員,若再徵新兵勢必對民生經濟造成破壞,新兵還大都未經訓練。
益州也好不到哪去,漢中之戰打了兩年,百姓需要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荊州之戰如果陷入焦灼代價是巨大的。
大量土地欠收意味著來年收稅的時候,收入也會下降,那到時要不要再往上加稅?
加就會陷入惡性迴圈,所謂窮兵黷武,便是如此。
幹碎吳國對劉禪來說是計劃內的事,但現在不是個好時機。
此時與對方陷入不死不休,搞成比拼國力的消耗戰,最開心的只會是曹操。
當然,目的雖然是靠不打來達成目標,劉禪卻仍然每日命騎、步、水師進行操練。
尤其是水軍,天天開到公安附近搞軍演,一副我只是在休整,等我休整完畢高低乾死你的愣頭青架勢。
嚇得連吃敗仗的吳軍膽戰心驚。
人多時尚且沒打過,現在連兵力都比不過了,吳軍將士們的悲觀情緒有多嚴重可想而知。
對此朱然也毫無辦法,只得每日到處巡視,安撫軍士,與士卒們吃住在一起,大搞行為藝術。
可惜效果仍然欠佳。
孫權沒法不急,現如今雙方水軍對峙,他想走都不容易。
率軍走極容易演變成潰退,自己先走又容易丟失人心士氣。
就眼下的軍隊士氣,再跌就要跌到泥裡去了。
可要是不走,倘若蜀軍強攻,他就要被困在公安了。
這勢必會引發江東極大的震動,許多之前不敢動的人沒準就要冒頭,甚至有可能出現很多類似曹魏大本營那樣的惡性叛亂事件。
畢竟江東在表面的團結之下,等著他孫家虛弱便要撲上來撕咬的豺狼虎豹可也不少。
孫權現在對諸葛瑾抱有不小的怨氣,當初就是聽了他的話才再一次親征。
親征個屁啊!現在可倒好,騎虎難下了。
從荊州之戰伊始,自己就是按他的策略做的,結果呢?
他和他弟弟都是一家生的,咋個差距就能這麼大呢?
第三天,孫權再也忍不住了,無視主張繼續對峙的諸葛瑾,給劉禪、關羽發去了邀請。
一頓操作猛如虎之後,一個戰略目標都沒達成的孫權,被打回了談判桌上。
談判地點他自然不會設在公安城內,那會顯得毫無誠意,誰也不會傻到真來。
但要讓他過江……他可沒那個膽子。
於是談判地點被神奇的設在了公安以北,靠近江陵方向的最後一座烽火臺附近。
收到邀請的劉禪關羽去自然是要去的,問題是還帶誰去。
一開始劉禪想的是與關羽倆人去就可以了,冬日江畔視線良好,有沒有伏兵不用下船就能知道,根本沒什麼可怕的。
就算孫權失心瘋真要不死不休,他也沒有設伏的環境條件。
不過受到了張飛與趙雲的強烈反對。
“二叔去得,為何三叔便去不得?某也要去。”
趙雲在這件事上難得與張三爺站在了同一立場:“主公命臣保護太子,今臣豈可獨留江北?”
諸葛亮此時笑著擺手道:“無妨,那就我等五人同去便是,但三將軍切不可辱罵那孫權。”
劉禪傻眼了,不是,咋諸葛叔你也要去?
你這細胳膊細腿的,萬一有個閃失,以後我上哪再找個六邊形丞相去啊?
不過仔細一想,與江東談判如此重大的事情,自己尚還年輕,確實需要有個老劉的代表在場,諸葛亮自然便是這個角色,也就沒再反對。
約定之日午時,一行五人乘小舟渡江而來,一路談笑風生。
而待到停船登岸之時,劉禪則立刻變得莊重起來,行走間自有一股氣度,全然不似平日裡與親近之人相處時那般隨意。
孫權在侍者的攙扶下站在江邊臨時搭設的木臺前,就見幾人中那少年身著玄色錦袍深衣,腰佩金絲玉具劍,不疾不徐向他走來,透著英武與莊嚴。
即使是粉碎了自己襲取荊州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