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孫繞鳳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章 二爺還是你二爺,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龍孫繞鳳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丁奉和虞翻二人之間的氣氛有點尷尬。

“咳咳,先生。”丁奉先開口了,“劉禪好像沒打算去攻宜都啊,他們既已二渡漳水到此,看來也不會像您說的在宜都腹背受敵了。”

這已經是虞翻第三次猜錯了,他猜劉禪要走沔水去漢中,劉禪拐了個彎朝西走了。

他猜劉禪是調開陸遜主力後,想自夷陵偷渡長江西去,劉禪打了枝江。

他猜劉禪下一步要去打宜都,恐怕久攻不下,會被陸遜回軍夾擊,結果劉禪又率軍往東了……

不過老先生畢竟多吃了好多年的米,此時依舊臉不紅心不跳。

“劉禪大軍在此處設伏,必定空耗糧草,一無所獲。”

丁奉依舊很配合:“先生何以見得?”

他倒不是覺得虞翻這次肯定能猜對,而是想看看這次他又會錯得多離譜。

枯燥的俘虜生活,這成了丁奉為數不多的快樂。

“他故意留了些人逃出枝江西門,而未趕盡殺絕,便是要讓他們回去給陸遜報訊。而今在此伏擊,便是想在陸遜回軍枝江的路上打個伏擊。”

丁奉笑著點頭:“先生所言極是。”

雖然每次都猜錯,但虞翻每次說的也都很有道理。

越是這樣,當事情的發展走向與他所說完全不同時,丁奉越覺得有意思。

然而二人都沒有注意到,虞翻言語中已開始直呼陸遜其名了,丁奉也沒聽出有什麼不對來……

得了命令的荊州軍沒有打罵羞辱此二人,虞翻從中看到了仁德,丁奉從中看到了劉禪與關羽等將領對軍隊的掌控力。

但無論他們的理由是什麼,心態都悄然發生了某些變化。

“不過陸遜此人,吾亦多有所知,其若知枝江被襲,必先往夷陵,而非來此爭奪枝江。”虞翻自通道,“主公命其於沔水截擊關羽,而今未成。他定然分兵駐守荊城,再揮軍西去夷陵,以阻關羽歸路。

“主公心之所願,方是陸遜兵鋒所指。此人斷不會因氣惱、憤怒,便在沒有把握之時,貿然尋關羽大軍正面決戰。”

想到陸遜,虞翻也是心中感嘆,個人情感在他而言,恐怕只是在需要時亦可加以利用的工具,與其他工具並無差別。

此人平素表現的幾乎毫無瑕疵,可虞翻總覺得對方少了一些人味兒……

……

當陽之南一帶有山,雖山峰不高、山勢不險,卻綿延頗廣。

若自荊門直取枝江,需過其間。

關羽率關平自引兵馬三千,堂而皇之的屯於此處大路。

近來關羽狀態已好了許多。

他漸漸接受了自己兵敗於徐晃的事實,經過和劉禪的討論,也總結了自己在荊襄戰略上的一些不足。

尤其是糜芳的事,對他觸動很大。

人有多面,或許不該只看到一個缺點,便將其全盤否定。

倘若自己先前不是百般打壓糜芳、傅士仁,而是能收斂傲氣,以老兄弟的身份推心置腹的規勸於此二人,結局是否會有所不同呢?

倘若自己對呂蒙、陸遜更加的小心提防,提前準備更多的應對,時局是否也不會如今日一般艱難呢?

如今的關雲長仍自有一身傲骨不折,但經歷了水淹七軍、公安失守的大起大落之後,他的鋒芒也開始漸漸凝練於內。

一個戰略上依舊藐視一切敵人,卻開始在劉禪的規勸下,時刻提醒自己戰術上應當重視敵人的關羽關雲長,誕生了。

嗡!

長槊揮舞間,發出陣陣翁鳴。

武藝隨著心境而變化,他的招式愈加凝練,力氣雖較巔峰時有所不如,運使間卻多了幾分圓轉如意,較之以往居然好像又有精進。

“父親!”關平策馬而回,到關羽身前翻身下馬。

筋骨已完全活動開,只覺氣血通暢的關羽收勢而立,連忙問道:“如何?可見敵軍來此?”

關平喜道:“公嗣所料不差,確有一支吳軍到此,此時已入山間。不過……”

“不過什麼?可是敵軍太多,軍容雄壯?”

關平搖搖頭:“不過敵軍數量較之公嗣推測的要少上許多,孩兒觀之雖應是東吳精銳,卻不過五六千人馬。且打著“潘”字旗號,不似陸遜主力。”

關羽亦有些疑惑:“……潘?莫非是潘璋到此。”

四年前,他亦與此人交過手,倒是還有些印象。

“阿嚏!”馬上的潘璋打了個大大的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神大軍閥

暮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