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8部分,朱門風流,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封寫給趙羾的信箋裝入信封封好,不多時又是第二封第三封。等到全部密封后蓋上自己的私章,他把信收入了匣子裡鎖好,隨即就轉身過去拉著兒子往外走。才出了書房,他正要叫小廝送了靜官回內院,就看見院門那邊亮起了兩盞燈籠,下一刻,他就看到了被人簇擁在當中的杜綰和琥珀秋痕,連忙帶著靜官迎了上去。
杜綰抿著嘴笑道:“喲,爺倆這是事情幹完了?”
“娘,我都快累死了!”
靜官掙拖張越的手,上前自然而然地撲進了杜綰懷裡。等一看到後頭人手中捧著的托盤和銅鍋,他就露出了饞涎欲滴的表情,連忙又用期盼的眼神去瞧著琥珀和秋痕。果然,杜綰沒說話,秋痕就擠了擠眼睛說:“放心,今兒個是過節,這夜宵你也有份,是現包的韭黃雲吞,家裡暖棚裡頭種出來的新鮮菜蔬,待會火鍋燒起來,放在骨頭高湯裡頭現下,保管鮮得你不肯放。”
如今這時節睡覺早,張越白天隨忙,晚上卻向來儘量能不熬夜就不熬夜,夜宵更是吃得極少——畢竟,他還記著一些現代的養生習慣,那就是夜宵少吃。他自己都如此,兒子身上就更是如此了。只不過,今天是正月初一,早睡的靜官都被他帶挈得破了例,想吃一頓夜宵這種樸素請求他自然不會再潑冷水。
於是,幾個人進了書齋,在正中的廳裡擺了張小方桌,支好了炭火和銅火鍋之後,他就說不要服侍,讓幾個丫頭先退了下去,只自己幾個人慢慢涮著吃。靜官胃口小,張越盯得緊不說,杜綰也看得嚴,吃了幾筷子蔬菜幾個雲吞,羊肉還不曾下鍋就被喝令不許吃了。於是,秋痕索性說先把人送回去,起身拉著靜官先走了。
秋痕帶著靜官一走,杜綰就似笑非笑地看著張越說:“現在你可以說了吧,今天晚上拉著靜官幫你做事,是不是看上了他那一手極像你的字?”
張越見琥珀毫不奇怪的模樣,知道這丫頭必定也猜中了七八分,就攤手故作輕鬆地笑了笑:“沒錯,除了我的親筆之外,如今外頭都知道,我家裡還有代筆寫信的賢內助。你們兩個的筆跡真正常接著我信的人必定都熟了,如今換一個靜官,要是他們收著,自然都會留心,要不是他們……前些天的動盪是明裡的,接下來的不安便是暗地的。如今于謙還在江南,他是我薦的,興許有人會把我算在內。所以送往南京的信,我不得不多長几個心眼。”
南京六部五府齊備,可真正意義卻不過是養老院,然而,這養老院中的人都有起復的可能性,比如說如今要調回來掌戶部的黃福。再加上好幾個都是張越的老上級,於是往年通訊並不在少數。值此風起雲湧之際,有人想站對了風頭藉機回朝,更有人想捏著人把柄好好謀算。因此,杜綰不禁眉頭一皺,躊躇片刻就開口問道:“是你聽到了什麼風聲?”
“等聽到風聲就遲了。”張越搖了搖頭,見琥珀一直沒吭聲,他就嘆了口氣說,“其他地方的信你們還是照原樣回,大概意思很簡單,京城的事情不用提,只安撫安撫他們。親朋故舊那兒點到為止,至於以前的同僚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是外官,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夠了。對了,聽說郡主病了,綰妹你抽空去看看他,琥珀你回去對秋痕說說,讓她幫著菁妹妹多管管家事,這丫頭過了年又大了一歲,留不了兩年了,畢竟小方也是老大不小。”
琥珀只是沉默地點了點頭,杜綰仔細想了想,還是沒問父親杜楨究竟和張越怎麼商量的。三人在桌旁說著些閒話,直到小火鍋空了一半,秋痕才風風火火地跑了回來,搓著雙手在桌旁坐下,這才笑嘻嘻地說:“大約是累壞了,小靜官一沾著床就睡著了,不一會兒還打起了呼嚕,少爺你可真捨得,這麼小的孩子就讓他這般熬著。”
“誰讓他在我面前拍著胸脯說了那話?”
張越想起靜官那昂首挺胸的樣子,臉上不知不覺露出了一絲欣慰。雖說教導這個兒子多半不是他的功勞,可是,還有什麼比兒子能夠主動擔責任更讓一個父親覺得驕傲的嗎?今晚寫了那麼六張小箋紙的信,又兩張是寫錯了筆劃重新寫的,小傢伙愣是沒吭一聲就趴在桌子上重寫。不得不說,虎父無犬子,他的兒子很好,非常好!
第十七卷 兒孫福 第071章 終是兄弟
仁宣以來,大明朝的官員總算能在每年少之又少的假期之外得到賜假。這些假期大多是集中在冬至元宵這樣的大節,尤其元宵這種難得能解除夜禁的日子更是如此。此次元宵又是解除夜禁,舉城燃放花燈,再加上額外的賜假,忙碌了一年的官員們自然是喜不自勝。畢竟,如今這些當官的還沒有養成凡事倚靠幕僚師爺的習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