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0部分,紅塵有夢,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房間裡的吳曉意的父母和兄嫂面面相覷地想道:“這兩個還是人嗎?”
一直被矇在鼓裡的吳曉意最先反應過來走過來幫許亦云一起扶著施靖芳沉著地問道:“這段時間遠方到底出什麼事了?”
從許亦云的肩頭上抬起頭擦了擦眼淚施靖芳著急地說道:“電話在哪裡我給老爺子、遠方的爸媽和楊叔叔、張叔叔他們打個電話!”然後像只沒頭蒼蠅似地在房間裡找起電話來根本沒顧得上回答吳曉意的問題。
在施靖芳找到電話撥起來的同時許亦云看了吳曉意的父母兄嫂一眼後遲疑著說道:“李遠方練功走火入魔已經昏迷三個多月了!”
後出的宋力忠比張太一早一刻飛進李遠方的病房剛好看到李遠方用雙手支撐著上身想坐起來。
剛才在電腦上看到了當前的日期再看到先後出現在自己眼前的宋力忠和張太一李遠方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再世為人”。不知怎麼的此時的李遠方除了仍然非常掛念著葉黃的安危外對張太一竟然已經沒有一絲一毫的怨恨。
第四百二十七章 心灰意冷
伊豆爆炸之後以秘書長為的大批聯合國官僚來到西太平洋地區組織搶險救災和慰問災民但主要集中在災害較少、人身安全能夠得到保證的中國境內活動。美國內亂開始之後更多的聯合國總部官僚憑藉特權從紐約倉皇出逃奔赴亞歐非地區全球性種族仇殺在亞歐非各地蔓延開後從紐約總部出逃以及各個位於歐洲的分支機構的聯合國官僚們又隨同返國的華僑6續來到東方的淨土中國。與聯合國官僚們一同來到中國的還有那些失去了國土或者內亂無法控制的各國政府高官。從六月份開始南鄉城內散佈了聯合國各個機構和各國流亡政府的臨時辦公地點。
南鄉並不是座特大型的城市而當年中國政府之所以遷都南鄉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中南鄉城的小巧玲瓏。目前中國中央政府各個機構已經全都遷了南鄉再加上這些來自世界各地、過慣了好日子的官僚們讓小小的南鄉城非常擁擠生活保障體系不堪負荷。
七月初在中國政府的建議下新的聯合國總部在九江城南開始興建。九江離都南鄉很近遷都以後已經成了中華大地東西南北水6交通的中心碼頭往南不遠就是國際機場交通非常便利。除此之外九江城位於長江和鄱陽湖之間往南不遠就是避暑和旅遊勝地廬山風光秀麗。所以中國政府的這個建議得到劫後餘生的聯合國總部官僚們的一致同意。這正好應了當年流行在梅山附近的那句順口溜:“都遷到南鄉聯合國放在九江”。
儘管國語並沒有像順口溜中所說的那樣變成梅山腔但考慮到梅山獎及梅山大學和附近的迴旋粒子加器的存在等因素已經讓梅山城成了世界學術與文化中心因種族仇殺而逃到中國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官僚們準備把他們的辦公地點設在梅山附近。
與此同時聯合國衛生組織準備遷到中國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擁有大量高校的古城。聯合國糧農組織則乾脆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靠攏即將遷到湖南長沙。
和天災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樣經聯合國秘書長的請求在中俄等國派出的維和軍隊的調停下歷時兩個多月的遍及亞歐非三洲的大規模種族仇殺以再死亡了至少十多億人的沉重代價到七月底的時候基本上告一段落各國流亡政府相繼在中俄等國大軍的護送下回國組織災後重建工作。
地質災變使得所有的飛機只能靠目視進行短途飛行而長達一個月的大規模海嘯也已經徹底破壞包括中國、俄羅斯在內的國家所有的船隻想重新制造具有遠洋能力的新艦隻尚需時日小型的海底地震和火山噴仍在頻頻生著想派出飛機或者輪船去探知美洲和澳洲地區的情況已經絕無可能。災變剛開始時有少數人坐船透過白令海峽由美洲進入俄羅斯境內避禍。但隨著災變規模的擴大安巴奇克至埃文斯克一線以東的一大塊俄羅斯領土沉入了海中與之遙遙相對的阿拉斯加本來就是火山活動帶估計也沒能逃脫沉沒的命運從那之後就很少有人從美洲坐船過來了。美洲和澳洲已經成為徹底的孤島。
因為包括阿拉伯板塊在內的產油區的沉沒以及亞歐非三洲所有海上油田都在地震和火山噴中毀壞殆盡劫後餘生的人們現自己正面臨著巨大的能源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梅山集團所掌握的將纖維素迅轉化為乙醇和與之相應的燃料電池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重建工作開始後亞歐非三洲許多幸存的國家都找上門來要求梅山集團按照李遠方去年所作出的承諾在世界範圍內無償地公開這些技術。
在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的袁隆平為帶頭人的科學家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