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部分,佔戈,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子珍,前些日子被委派隴西路鹽鐵使,老夫擔心戰事一起,他……”
“哦,房相放心,隴西路趙秉成乃是忠良之士,定然不會上賊船,不過既然房相有此憂慮,學生明日便讓吏部發文調令郎回京,另行委任。”
“多謝明相了。”房志齡又是苦笑,道:“隴西路杜黃裳此人,呵呵,老夫也曾見過幾次,心比天高啊,咳咳咳。”
“學生明白。”
“唉,就是不知牛德裕怎會那麼糊塗,老母尚在京師,居然從賊造反!”房志齡咳嗽著,勉強吐完一個句子,見我面有疑色,解釋道:“牛德裕,河東路布政使,本是京兆府人氏,少年便有孝名,先帝欽點的孝廉,官場上也算一帆風順吧,這次算是失足成恨了。”
房志齡言官出身,看人極準,我當下牢牢記住了,打算回去便去找那個牛母。
“不過明相是不是忘了什麼?”房志齡突然轉口道。
“什麼?”
“李永平。”
“哦。”
“若是死了,也該給個親王的哀榮,免得人家羅織殘害皇室的罪名。”
“學生記得了。”我心中一陣擂鼓,房志齡即便臥病在床也是耳聰目明,我天天在外跑的人卻和瞎子一樣。
“明相啊,這次非但要調兵,還要調糧啊。河東兵起之時,又是大旱之年,百姓日子不好過。”
百姓日子過不下去便只有背井離鄉作流民,流民必要鬧事,鬧事則成匪類,逆賊匪類並起,鎮壓也不是件易事。更怕到時候民心動盪,那些流民都去從了叛軍,更是麻煩。
“學生明白了。”
“多事之秋啊,咳咳。”
有侍女端了湯藥上來,我也藉機告辭。
出了房府,將兩個老官兒的話相互印證,我又發現了自己的幼稚。不過兩人雖然大意相近,房志齡似乎與我更坦誠些,莫非他真與父親有舊?將來一定要找個機會問問。
我心裡想著,讓人往大牢去了,那裡關著李永平,生不如死的孝王殿下。等我進了大牢,獄卒卻告訴我,李永平在上宮刑時流血不止,已經喪命了,因為怕我責罰才沒有上報。我本來就是來殺他的,既然他已經死了倒也少了我一件事。
“把他的屍體拖出來。”我吩咐道。
幾個獄卒面面相覷,終於有一個道:“賈大學士已經將屍身領走了。”
“哪個賈大學士?”
“便是金龍閣學士賈政廉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