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集裝箱改變世界,朝令夕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脊(BayRidge)一帶。在20世紀中葉,紐約日益擴大的製造業僱傭了33000多名化學品生產工人、78000多名食品加工工人以及數千名從事造船和電機制造的工人——這些行業都需要便宜的貨物運輸。在1956年,據保守估計,紐約市內有9萬多個製造業的工作崗位“相當直接地”與透過紐約港的進口聯絡在一起。17
另外,海洋建造以及輪船修理還僱傭了數千名工人。再加上為航運業服務的律師、銀行職員和保險經紀人,總共可能有50萬人的生計要直接依賴於紐約港。在下曼哈頓,鮑林格林(BowlingGreen)附近的地區擠滿了航運公司的辦公樓,而幾個街區以外的約翰大街(JohnStreet)上則是為他們提供服務的保險公司。在人口最稠密的布魯克林區,航運相關的辦公室工作比較少,但碼頭區的工作比較多——有13%的工人工作地點在碼頭上。17
表5…1 1951年紐約市與港口相關的就業
行業 工人數量 公司數量 商業批發 206315 22135 水上運輸 67453 637 卡車運輸和倉庫搬運 36164 3494 化學制品及相關產品 33472 1129 運輸服務 13968 1030 紙漿、紙張和紙箱 12977 294 初級金屬業 11452 249 土石及玻璃製造業 9880 590 輪船修理 9469 84 肉製品 7345 183 石油精煉 1161 7 穀物加工 1061 30 合計 410717 29862 備註:紐約市的就業人數 3008364 來源:;CountyBusinessPatterns(1951)
紐約的港口保衛戰(4)
在二戰後的若干年裡,這一強大的經濟發動機已經開始錯失了一些機會。在戰爭期間,當布魯克林以及新澤西碼頭區旁邊的煉油廠和軍用碼頭髮出成千上萬艘跨越北大西洋的輪船時,有利的地理位置幫助紐約港奪得了市場份額。在1944年,美國的水路出口有近三分之一是透過紐約港完成的——貨物流量是1928年的2倍,是大蕭條最嚴峻的1933年的5倍。然而,即使是在戰爭期間,也已經有專家對紐約碼頭的危險狀況發出了警告。在二戰結束後,當貨物流量由於來自歐洲的進口不足而急劇下降時,那些警告似乎得到了印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