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2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百三十六章 抱銅仙(一)

這一份捷報就到了洛陽。

李治大喜,立即將諸相喊來商議。打到現在了,當初自己兒子回來時,十分高興的,可高興過後,看到國庫空了,心裡面也不樂觀。

有一個明顯的例子,李世民兩徵高麗,從戰面上看,唐軍一直沒有輸,只是因為天氣原因被迫撤軍。但因為時間短,沒有攻克高麗,形成相持戰。就象唐朝與吐蕃一樣,你沒有攻破我家多少城,我沒有攻破你家多少城池。

這是最糟糕的戰局。

每射出一支箭,每丟失一把刀,不是鐵打製的,是金錢打造的,這時候的採礦技術,註定了鐵同樣金貴。甚至有時候為了有足夠的武器,將農具收上來重新融化,鑄成兵器。

還有糧草,在長安,一斗米漲到一百文錢,了不得了,要餓死人。可是運到高麗,或者青海,每鬥米漲到近百文,並不稀奇。就算民夫不要錢,牲畜不要錢,在路上的吃喝,就是一個驚人的消耗,要是運到西域,也甭運了,天大的本事,也別想運一粒糧食過去,相反,還要準備民夫回來的口糧。

所以兩次徵高麗後,李世民沒有吃虧,卻大嘆後悔。確實給國力增加了沉重的壓力,得不償失。

當然,要是攻打成功,又是另外一回事,高麗立國多年,囤積了大量財富。所以到了李治手中,規模也不小,國家負擔不重。這個史書不會記載的。

總之,這一場惡戰,吐蕃與唐朝這兩個國家皆帶來的沉重的包袱。

這份捷報來得正是時候。

捷報在諸相手中轉了一下,又轉回李治手中,王德真說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說,喊你們前來正是補漏拾遺。”

“對前方軍事,臣也不知。可是為什麼太子殿下的捷報上反覆解釋了一件事,與呈給陛下的作戰計劃,迫不得己,作了更改。可殿下呈上陛下的作戰計劃,我們身為諸相,怎麼沒有看到?”

這話是有深意的。

你作為皇上,不知道便罷,知道了張大安很有可能,為了自己野心,扶助雍王奪嫡,不惜一切代價,不顧國家安危,能將前方的十幾萬將士與青海出賣。還不顧朝廷制度,做了防範,為什麼還要讓張大安做宰相?

武則天在簾後聽了臉色一陰,這個王德真是一個蠢材,不會說話啊。

看似耍了一個小聰明,委婉地點出此事,藉機將次子這個唯一的靠山扳倒。實際土不是,這句話還能反過來聽,江山是你的江山,可也是唐朝的江山。但是你身為皇帝,不能一個小小的平衡之術,居然都不顧國家安危不顧,不顧前方浴血奮戰的十幾萬將士不顧。原來不知,現在應當知了,可為什麼還在任用張大安?

不知是蠢,知是昏!

不僅如此,還有前一段時間發生的事件。

武則天真不知道這個屬下替自己孃家人爭過。沒有爭贏,就沒有上奏。可是聽到坊間謠傳了。一開始沒有傳得快,後來傳開了,傳得就飛快起來。這些年風言風語的很多,加上唐朝沒有什麼文字獄,和蟹的神馬,所以百姓也敢於議論。武則天到現在還沒有注意,第二條說皇土戀權昏庸,早先也有過這樣的傳言。

事實也如此,可換一句話來說,丈夫若不是生病,五十歲不到,正是男人的黃金時刻,怎麼可能在這時候禪讓?

但第一條謠傳從何而起的?一問,原來是王德真提出,讓自己侄子做大理寺少卿。於是將王德真喊來,呵斥了一頓。不能這樣做,原來提撥親信與侄子,皆是是藉助機會提撥的,局勢一平穩,已成定局,丈夫也無奈其何。現在長子平安歸來,繼位已成定局,再掀風鼓浪,丈夫如何作想?

再說,你是一名宰相,倒向了幾個兒子,是丈夫授意的。那怕倒向了自己,也是丈夫授意的。只有這樣,朝堂才能平衡。就是這樣,戴至德他們數位宰相,只是支援太子,但沒有成為太子的死黨。支援太子穩定的,為了唐朝的將來,也就是如此。可你一個堂堂的宰相,居然倒向了外戚,丈夫如何作想?難不成你要扶助皇后登基,外戚為相?

這件事做得很不理智。當然不可能直接說,委婉的表露出這份意思。

王德真認錯回去,武則天一聲長嘆,還是沒有人才啊,若是許敬宗在世,他就不會做得如此的冒失。

可剛訓過沒有多久,又犯下了眼前這個錯誤。

張大安也不作聲,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甜妻:厲先生的私寵

秋二月

罌粟妖妃

笑傲網路

炮灰npc成了全員白月光

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