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1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威活動了一下,身體還是很軟。
然後到了肅州城,不但身體軟,連腦袋瓜子都空蕩蕩的。真有些用腦過度了,過了兩三天,才想起來,得給父母親,東宮的幾個妻妾寫信報平安。寫完了信,大約將過程交待了一遍,還沒有裴行儉寫的詳細。出來了,立功了,作為自己,就不能表功,儒家的教養嘛,內斂。然後老規矩,沒有其他禮物,可帶了許多戰馬出來,大浪淘沙,這批馬讓自己糟蹋了,還是良馬,休養一下,每一匹馬都是不錯的。
從中選了十幾匹,一人一匹,父母親,以及幾個妻妾,至於這些良馬,是用來打獵的,或者用來拉馬車的,不管了。然後到老三老四,想了想,老二也送了一匹。腦海裡又浮現出沒祿氏一句話,孤芳自賞,這是略略有些譏嘲的,意思你得扮大度、清高、仁愛、包容。讓大臣看,讓百姓看,反正這一戰過後,想低調也低不起來,索性將你的風頭推到巔峰。然後在青海旁觀,暗中做一些小布置,坐待時機。
就這四個字,包含了那麼多意思。
所以李威特想念沒祿氏,不是異國情調,自己身處這個位置,要麼如願以償地登基,要麼逃跑,不能退,一退死定了。老二登基,以他現在的心性會不會饒過自己?
這個如願,不僅是需要狄仁傑替自己打點,裴行儉教導自己軍事知識,還需要一個善長權謀的高手。可這個高手,天下間除了母親外,有幾個人能及這個成長起來的沒祿氏?
為什麼是吐蕃人呢?
馬與信送了出去。繼續休息,就聽到黑齒常之率領三萬大軍前來迎接,心中終於塌實下來。
張掖三道不大好走的,大斗道被唐朝軍隊扼守住。有了三萬大軍,論欽陵只好望洋興嘆。
到了四月下旬,黑齒常之軍隊終於到了肅州城,可是李威愣住了。三萬人可不少人的,不奇怪,可打那麼老遠的,怎麼一片紅?東南風十分緊,就象一道道紅色的波浪一樣,在起伏翻湧。
漸漸近了,黑齒常之衝了過來,打老遠地就喊道:“殿下,殿下,殿下。”
衝過來,馬還沒有勒停下,就翻身下了戰馬,身體龐大,重,再加上盔甲大,更重,“咚”地一聲,膽小的能讓他嚇一跳。然後伏倒在地,大聲號叫:“臣有罪啊,有罪啊,不該聽李敬玄那廝的指揮,將軍隊交出去啊。”
“你起來,”李威伸出手,肯定沒有本事將他強行扶起來的,溫言說道:“黑齒將軍,孤也聽說你一些事蹟,孤很感動。”
黑齒常之一聽,忽然大哭起來。
這是喜極而泣。
王方翼站在旁邊觀看,心裡想到,此乃是一條真漢子。
哭完了,又走到李謹行身前,說道:“謝過李將軍。”
“哪敢,哪敢。”
李威這才看著身後三萬大軍清一色的紅披風,好奇地問道:“黑齒將軍,這是……”
“這是裴侍郎聽聞殿下繫了一條紅色披風,於是讓我們三軍一起繫上,還真好看。”
“……”
摸了一下大腦門子,心裡想到,若是沒祿氏聽到後,肯定會笑掉大牙的,可不敢揭破啊,只好看著這三萬條紅披風,十分拉風地在風中翻動。
又與王方翼告別,含蓄地說了一句:“王使君,你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大臣。肅州有你,乃大唐西大門之幸哉。”
點到為止,心中有數就行。
“謝過,”王方翼心中一熱,欠身說道。
大軍蜿蜒而行,終於回到鄯城,遠遠地,無數百姓將士前來夾道歡迎。在人群中,李威眼尖,還看到野辭明月擠在人群中,不懂,心裡面估猜著這個場合不好上前的,看到太子在看她,於是在人群中施了一個大禮。
學起來蠻快的,這一禮有些中原人味道。
可同樣也不好上前搭話,於是微笑頷首,算是打過招呼。
裴行儉迎了上來,說道:“擂鼓。”
唐朝也有軍禮,不是後來的西式軍禮,普通計程車兵見上屬單腿下跪,官員還是以官場上禮節相見,要麼捶捶胸,拱拱手,算是上級對下級嘉獎鼓勵了,或者也算是普通的軍禮。
但正規的軍禮卻有很多種,親征類於上帝(中國古代的神仙,非彼上帝)禮、宜於大社禮、告於大廟禮、禡於所徵之地禮、軷於所國門禮、告所過山川禮、宣露布禮、勞軍將禮、講武禮、田狩禮、射於射官禮、觀射於射官禮(一是親射一是觀射)、出征禮、遣將告大廟禮、祀馬祖禮、享先牧禮、祭馬社禮、合朔伐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