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4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治是想為兒子回京鋪路了,不然不可能第一道謅書就讓狄仁傑進京,居然都放在謅皇帝回京的前面。

這中間必然有古怪。

再想想寫謅書的人是裴炎,怎能不讓人聯想翩翩?

陛下的眼光很好啊,這個裴炎野心是不小。狄仁傑心中想到。

他想到,薛元超也想到了。這是一個很軟弱的主,曾為了上位,多次投機。眼光卻不大好,大多失敗,使大半生命運坎坷。可是失敗的次數多了……膽子越來越小,眼光池卻變得更長遠。他替李治很不值,裴炎做了那麼多的事,為什麼你就看不出來?

然後又想到了一個問題。自己作為輔政大臣,又不是劉仁軌那個潑貨,就賴在長安不回來。自己在洛陽,不幫助太后……想想太后的手段,會沒有下場。如果幫助太后,皇帝回來,定下來老賬新賬一下茗了。憂慮之下,居然生起病。於是藉著病情,向武則天提出致仕的要求。

武則天恩准。

這時候也不需要薛元超,正好挪出相位……好拉攏人心。

讓裴炎頂了薛元超的位子……擔任中書令,並且為了獎勵,將政事堂從門下省挪到中書省。

從這一點上看,武則天離李世民還一段遙遠的距離。隋唐三省制度,中書權利最重,是一個國家的大腦,擁有決策權。

到門下省,擁有否決權,就象一個監察機關一樣……看著中書看著皇上。尚書省只有執行,淪落到打手的地步。

所以當時李世民將政事堂設在門下省。門下省沒有決策權……形成不了危害。一旦放到中書省,職有政事堂,又有決策權,為權臣的造就又鋪下了一層厚厚的基石。而且史上居然還沒有人看得出來,甚至李隆基為了簡化政事,進一步將相權集中。於是李林甫機會就來了!不過武則天就是想到了,也迫於無奈。就象李威想得很長久,可最後也選擇了一條黑暗而又粗暴的手段,解決未來的矛盾。

然後謅劉仁軌回洛陽。

劉仁軌再次拒絕。

對劉仁軌武則天十分忌憚,可以說劉仁軌是僅存的元老,資歷聲望與功績,朝中無一大臣能及。於是派人宣慰,公既然不來東都,昔以漢中託於蕭何,今哀家託之於公。

劉仁軌一看信,是什麼意思?難道我一個西京留守,你還不放心。十分不滿地上書,我老了,又時常生病。西京留守不堪居守,讓我致仕吧。然後又寫了呂雉的事蹟,皇上已壯,你也不要太留戀權位,以免祿產之禍貽害於大唐。也就是呂雉的侄子呂祿與呂產。武則天發作不得,還派了武承嗣親自宣旨,今皇上遠在西域,渺身且代親政,遠勞勸戒,又云呂氏見嗤於後代,產祿貽禍於漢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貞之操,始終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又說了,我當以你的話為龜鏡,你是先朝舊德,朝廷重臣,勿以暮年致請。

劉仁軌屢次掃了武則天的面子,武則天不見氣,反而好言安慰。其中用了一個渺字,也就是獨眼瞎子,看事物肯定沒有雙眼看事物全面,謙卑如此!

當然,這是權利過渡的最關健時候,一旦幾年後,武則天如願掌握大權,劉仁軌還活在世間,就不會這樣了。

至於信中那些話,更別當真,劉仁軌對唐朝有傑出的貢獻,也算是耿直大臣,可絕不會耿直到古今罕見的地步,否則都不會做出李敬玄那件齷齪的事。但做的這一切,皆是為了穩住劉仁軌,並沒有升遷劉仁軌的官職。反而升遷了另一個人,劉景先。不知道文夫將劉景先喊進去說了什麼,他出來後,丈夫讓裴炎進去寫遺謅,得到了處決軍國大權的大義,也佔了第一步的先機。所以讓劉景先擔任侍中。接著又讓左監門將軍令狐智通、左金吾衛將軍楊玄儉、右千牛衛將軍郭齊宗與韋待價前往並益荊揚四大都督府巡視,這是穩定四方的舉薦然後又以韓王季示嘉等王室子弟……地尊望重……以恐有變一併加三公等官慰其心。不但加官,還賞賜了大量的錢帛。不象宋朝,宋朝很有錢,可是冗官冗兵冗費。包丞一年的工資獎金有可能是後來美國總統的六到八倍。還養了一百多萬的軍隊。再多的錢,也不夠用了。唐朝這和情況比較良好,儘管出現了少量募兵,大多數士兵還是分文皆無了府兵,官員的薪水也遠遠不及宋朝。就象張俊,為了斂財,居然拿出了五十萬貫錢讓手下老兵做生意。這廝買了許多大船,跑到海外去,冒充宋朝使者,詐騙錢財,一年後居然帶了一百多萬貫的財物回來。

可想張俊家中有多少財產,但整個唐朝,除了那幾個頂尖的大家族外有幾人能達到上多萬貫的資產?更不要說大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