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1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睛盯著眾人。
武承嗣說道:“若是此時,一個陌生人掉進去,會有什麼後果?”
眼睛在孔正方身掃來掃去。
別以為武承嗣是開玩笑的,這些都是太后的人,真將自己推下去,沒有一個會對外說的,只會說是自己酒後失足所至。但此時孔正方反而抱定了死志,閉嘴不語。
閻朝隱哈哈一樂,道:“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但有一樣東西它是吃不下去的。”
“是什麼?”
“正氣!時候不早,在下告辭。”
武承嗣臉充滿慍怒,剛要發作,武三思暗中拽了一下他的衣袖。
但這一番對答,終於讓一個人產生反思,走出門口,範履冰有意落在後面,低聲說道:“我們無所謂,太后非是你所能說動的。”
“範君高義,可是在下位賤人微,太后不值得與在下磨嘴皮子。”
範履冰略一思索,說道:“也是,不過君自此門出,自此天下真正揚名。”
“名乃身外之物。不過是為臣子,就要忠君愛囯,否則又談得什麼道德與品行,門蔭與功勳,才華與文章?”
履冰久久不語。然後看著孔正方離去的背影,一直在沉思。自己雖受了太后的恩惠,可與囯家相比,又算得什麼?囯家如此,是要對太皇說出真相的時候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都黃昏(三) 午後方晴
孔正方老出了武府,天色也黑了下來。
清涼的秋風一吹,孔正方身體哆嗦了一下,剛才那一刻,他清楚地感到武承嗣想動手的念頭,若不是那個武三思拽了一下,自己真的會成為豹子口中之食。
他對範履冰說沒有事了,心中還是很擔心,皇的奏呈要遞到太皇手中,以及相關的程式也要交接,自己在洛陽要呆好幾天。這也是危險的幾天時間。
因此,又想到了一個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鄭道衡找到了裴行儉,他也想到了裴行儉。
不過這時候天色已黑了下來,各個坊門緊緊關閉,當然,可以強行從角門進去,不過非常時刻,還是做人低調為妙,於是又回到了驛館。
第二天天一亮,孔正方就來到裴府。
將事情經過說了出來。
裴行儉沒有立即回答。不是孔正方很牛叉,一個人居然讓鼎鼎大名的北門學士,一個個啞口無言,那怕就是他佔據道義的優勢。比如提起阿史那骨咄錄與阿史德元珍,不錯,一個是溫博手下的將領,一個是不得志的唐朝胡人小吏。
可話不能這麼說,有多少將領才華勝過主帥的。又有多少在自己手中埋沒的人才,投入敵營中卻是鋒芒畢露。不能說溫博與伏念束手待斃,骨咄錄與牙,珍也要束手待斃。
再比如說用孝道來壓皇。
也容易的,當年皇用了明崇儼春藥一事,乘機逼迫了太皇禪位將這個最大的大義抓在手中。有多重要,外人無法想像。若是沒有這個大義,那怕洛陽再兇險,陛下也不可以離開洛陽,前往西域,否則太皇一死,一份或真或假的詔,就能換掉皇帝了。到時候陛下怎麼辦?現在就是皇帝離開洛陽十年,太皇一死,他還是皇帝。
沒有嚴重的失德行為,誰敢將他廢去?霍光伊尹在世,也不敢!
當時陛下大勝,又冤於逃亡,九生一死回來的再加春藥的事,太皇只能做出讓步。可事已過境已遷,這件事對現在的太皇威脅不大了,紙包不住火的,也有許多人知道了。只要將這一條說出來,陛下不孝的名聲就落定了。
如說得委婉一點,太后不會生氣。甚至一說出來眼前這個孔正方,會嚇得瑟縮發求,局面就是兩樣。
難道所有的北門學士,文壇精英一起沒有看出來?有的良心過不去,沒有說,昨天晚都自始至終沒有發言。有的知道,但讓陛下那一刀殺怕了,不敢說。
就包括整件事,都有可能是裴炎挑唆武承崩這樣做的,畢竟他需要一個清名,不便直接出面。
想到這裡,說道:“孔縣承,你做得很好勿用擔心。只要你不刻意得罪某些人,或者不高調行事,東都一行,裴某保你平安。”
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孔正方只是一個小縣承,除了武承嗣當時不悅外,誰值得出手,對這個小人物動手?
有了裴行儉這句話,孔正方一顆心才安定下來,他畢竟不象鄭道衡出身於滎陽鄭家,有強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