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6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抽出一些軍隊進行增援。大食人亦是如此。
薩勒姆也率領三萬軍隊來到烏滸河,若不是瓜卵山一戰,人數上還略略保持著優勢。現在雙方人數也懸殊不大。若是將釋放回來的俘虜計算進去,反過來居於上風。
可這批俘虜就讓他感到頭痛了。
將卜扎裡夫與巴沙夫喊來,問清了交戰的經過。
卜扎裡夫與唐朝皇帝一戰,在唐軍渡河烏滸河就成了轉折點。但最明顯的轉折點是激戰時,唐軍釋放的那批戰俘,沖垮了後軍陣型,甚至還有波斯俘虜主動呼喊戰友不能與唐軍作戰。
喊來幾名釋放回來的戰俘,問了一下,大食總督親自盤問,不敢隱瞞,原原本本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讓卜扎裡夫著惱的是這群人回來後,還將這些情況對波斯其他的偽軍做了宣傳。
這批戰俘是不能用了,殺也不好殺的,這時候殺會影響士氣,氣憤地說道:“將他們押回去,當作奴隸。”
卜扎裡夫向他搖了搖頭。
醒悟過來,忍著怒火說道:“讓他們到後方去吧。”
到後方不是讓他們休息去的,開礦,製作甲冑,運輸物資,暫時用來做苦力了。
然後率軍來到瓜卵山。
幾座很矮小的山丘,稍大一點的地圖都找不到它的位置。但卻成了雙方的焦點所在。
看了看,山勢矮小,林木稀疏,再加上修建工事砍伐了許多樹木,一大半的地方都露出光禿禿的山體。坡度也不陡峭,所以戰前,大食所有將領都疏忽了這個地方。
然而看了一圈後,薩勒姆臉色陰沉下來。
從昨天到昨天下半夜,唐朝最多時湧來兩萬多人,搶修了工事。直到黎明時分,才正式竣工。首先外圍樹立了三道柵欄,柵欄密集,最大的縫隙僅有小半人高。並且許多橫木上鑽開一個個洞眼,洞眼裡立著尖銳的矛尖。矛的尾部伸到後面,若是進攻時,可以利用這些洞眼將長矛拍出。柵欄底部又佈置了拒馬。看上去就象三道刺蝟一樣。
每道柵欄後面又有一道壕溝,壕溝挖出來的泥土正好用來做了營牆,大半人高,成了唐軍最堅固的盾牌。但佈置不僅於此,明明是一個砂石山,卻讓唐軍生生地將整個山丘挖出了許多壕溝。甚至有的壕溝都成了一個個地窟,挖出來的泥土放在壕溝前面,再次做了掩體。
對壕溝,大食人有清醒的認識。
穆罕默德才崛起時力量很弱,甚至在伍候德之戰中敗給了一個商人貴族艾卜素福耶。但正如李威所想的,最可怕的不是大食人的戰鬥力,是他們的的謙虛學習態度。穆罕默德經過此役後,認真地反思。開始訓練軍隊,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於是在麥地那,麥加上萬人進攻時,謙虛地採用了他波斯弟子賽勒曼的建議,在麥地那城外挖了大量壕溝,擊退了麥加人的進攻。
這次戰役也給了大食人一個寶貴的經驗,為以後攻打波斯積累了基石。無論拜占庭人,或者波斯人,皆善長壕溝戰術。
但薩勒姆從來沒有看到過如此無恥,如此頭痛的壕溝。
不過他還是下令,讓士兵抬著撞木進行了一次試探。
這時候瓜卵山防禦力量不是昨天了。
大食刀很厲害的,大食也有其他的一些武器,最少許多武器比吐蕃優良。但是論武器總體優良程度,這時候唐朝遠在其他諸國之上。只是因為路程遠,不能保證所有士兵都能使用唐朝的武器。
為了確保瓜卵山不失,卻搬運來最好的武器,包括各種勁弩,與投石機。除了武器外,山上各個壕溝裡還準備了大量的糧食以及一萬名士兵。但是有了強健的工事,以河中地區士兵為主了。唐軍只留下兩千人,起帶動作用的。這個佈置,不僅是減少唐軍的傷亡,也是對河中士兵的磨礪。慢慢地培養他們的信心與作戰經驗,增加戰鬥力,磨合相互之間的配合。
看到大食人準備進攻,駱務整不慌不忙,命令士兵準備。
大食人抬著撞木到了七八十步範圍,下令士兵開始射擊。也看出大食人僅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連投石機都沒有準備。只動用了弓弩。這也取得很強大的殺傷力。
特別是各種弩機,擘張弩最大射程可達兩百三十步,有效射程可達一百五十步,也就是在兩百米開外,絕對殺傷。角弓弩最大射程可達兩百步,有效射程也是一百步開外,最可怕的是它是單人操作模式,射擊頻率很快。木單弩射程最小,然而射速更快。同時此次又配備了一些大型弩機,比如伏遠弩最大射程可達到三百步,有效射程也超過了兩百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